圆明园马首百年回归震撼全球!其余兽首下落引全民关注
亲爱的读者,您是否曾想象过国宝流失百年的心酸?就在近日,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12月1日上午9时,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隆重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马首铜像正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首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同期,《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火热开启,展览以马首回归为主线,分为圆明重光、万园之园、马首回归三大单元,面积达1172平方米,展出文物、照片等约100组件,即日向社会公众开放,邀您亲临见证。
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的下落仍成谜,未见公开报道。专家提醒,警惕利用公众情感炒高文物价格的行为。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生前强调:“兽首最大价值是见证历史罪恶,承载民族情感,但不宜过度炒作价格。”
马首铜像细节展示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现场宣布,通过展示提升与安防改造,正觉寺已具备文物安全条件,马首结束百年流离,正式归园。他强调,马首回归标志文物追索新方向,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下机制成熟,坚定支持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马首不再为皇家私藏,而是全民文化遗产,需发挥文化价值,丰富公众生活。
正觉寺文殊亭内,马首安放正中,庄严肃穆
马首百年回归艰辛路
回溯历史,十二兽首的散失始于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10月6日,法军先掠圆明园;7日,英军洗劫清漪园;至10月18日,英军焚园,火势三日不绝。这座自1707年营建、占地350多公顷的皇家园林,仅存残景,文物尽失,兽首亦在浩劫中流散。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香港苏富比拟拍卖马首,立即交涉反对公开拍卖。9月,爱国商人何鸿燊先生出资6910万港币购回,结束马首漂泊。2019年11月,何先生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马首最终划拨圆明园管理处,百年归家路圆满收官。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残件,见证历史沧桑
西洋楼建筑细节,彰显中西合璧
兽首为何如此重要?
今日圆明园,废墟之上,海晏堂残迹森然,十二生肖铜兽成为历史悲怆的象征。乾隆朝西洋楼建成,仿巴洛克风格,占地80亩,为中式首座欧式园林。大水法及十二兽首设计原为郎世宁裸女方案,后改为蒋友仁的生肖水钟,每兽代表一时辰喷水,成就中西文化浪漫融合。
展览复原海晏堂,重现昔日辉煌
现场展出的西洋楼历史照片与残件显示,建筑多用汉白玉,琉璃瓦顶,如奥尔末所述“千零一夜世界”。兽首造型沿袭中国传统兽首人身,但细节西化,写实有力。马首以失蜡法浑铸,鬃毛纤毫毕现,鼻腔解剖学设计,与传统中式雕塑迥异。
西洋楼景观历史影像,感受时空交错
线法亭版画,记录建筑原貌
线法亭细节版画,展现工艺精髓
东西方文化的激情碰撞
海晏堂前,巴洛克建筑环抱中,十二生肖铜兽端坐,衣袍宽松,手持拂尘或折扇,成就中西文化巧妙衔接。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兽首人身造型传统,但圆明园兽首注入西方写实力量,肌肉结构分明,紧张感十足。
唐墓十二生肖形象,对比传统设计
青玉雕十二生肖像姿态与铜兽相仿,但圆明园兽首更显精致。X光显示马首浑铸而成,鬃毛悬空,内壁水垢印证其喷泉功能。牛首、马首鼻腔隆起,解剖学意味浓厚,突破中式平面化传统。
青玉雕十二生肖像,传统艺术瑰宝
马首局部特写,彰显工艺巅峰
马首展出现场,观众驻足惊叹
流散兽首今何在?七归五失
1860年以来,十二兽首历经转手、拍卖、捐赠,迄今七件回归:鼠首、兔首由皮诺家族捐赠国博;牛首、虎首、猴首、猪首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归园。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仍下落不明。2018年龙首拍卖争议短暂,但无果而终。
专家呼吁理性看待兽首价值,避免价格炒作。罗哲文生前指出:“兽首见证罪恶,承载情感,但本质为喷水龙头,不宜过度追捧。”
栏目主编:赵翰露 本文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题图来源: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上观新闻
相关问答
新手必看!装饰公司前台工作全攻略,零经验也能轻松上手
想挑战装饰公司前台职位却无经验?别担心,本文为您揭秘日常工作内容、沟通技巧与快速入门方法,助您自信迈出第一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