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台钩栏
重台钩栏是宋式栏杆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具有上下两层的华板,因此得名为“重台钩栏”。
简介
重台钩栏的形制在《营造法式》中有详细规定:每段高度约为四尺,长度约七尺。其构造包括寻杖、云拱、瘿项、盆唇、束腰和地拢等部件。
构造
寻杖
寻杖,又称巡杖,是栏杆顶部水平放置的构件。目前已知最早的寻杖出现在汉代,起初为圆形,随后演化出方形、六角形等多种形状。
云拱
云拱是宋代石雕栏杆中位于寻杖下方、直接支撑寻杖的构件。因其造型呈云状并略微凸起,故得此名。云拱通常与瘿项组合使用。
瘿项
瘿项是一类上下窄、中间宽扁的鼓状构件,因外形酷似鼓胀的颈部而得名。瘿项直接承接云拱。
盆唇
盆唇位于瘿项下方、华板上方,为一横置的枋形构件,与寻杖平行且形状相似。由于其下端的棱角被加工成弧形,外观如同盆口,因而得名。
参考资料
百科 | 重台勾阑:有上下两层,每层皆设华板….搜狐网.2024-11-28
建筑文化 | 把栏杆拍遍,追寻跨越千年的美丽.搜狐网.2024-11-28
[科普中国]-地霞.科普中国网.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