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巴音库鲁提镇

巴音库鲁提镇

巴音库鲁提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20年12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撤销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建制,设立巴音库鲁提镇,隶属关系,行政区域不变,镇政府驻地迁移至吐尔尕特口岸西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属疏附县托云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划归乌恰县。

1950年,属四区三乡。

1958年,撤区,成立托云公社。

1962年,析置巴音库鲁提公社。

1968年,改名为白音特拉乡

1981年,恢复巴音库鲁提公社原名。

1984年4月,撤社建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巴音库鲁提乡地处乌恰县城东北部,东与铁列克乡接壤,南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为邻,西与黑孜苇乡相接,北与托云乡相连,行政区域面积13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音库鲁提乡境内大部分为山区,沟壑纵横。境内海拔最高点喀拉多别位于海拔5100米;最低点位于托帕,海拔1900米。

气候

巴音库鲁提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不分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夏季温凉短促,冬季寒冷漫长,风沙大而多。多年平均气温6.8℃,1月平均气温-8.8℃;7月平均气温20.1℃。生长期年平均146天,无霜期年平均130天,最长达150天,最短为115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799.3小时。0℃以上持续期242天(一般为3月16日—11月12日)。年平均降水量156.8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326.4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70.8毫米。

水文

巴音库鲁提乡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恰克玛克河,自巴音库鲁提村北入境,由北而南,流入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长51.9千米。

自然灾害

巴音库鲁提乡主要自然灾害有风沙、洪涝、低温、霜冻、大雪、蝗虫、地震等。风沙一年四季均有。洪灾、低温、霜冻2008年中国雪灾每年都会出现,最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99年8月24日,两座大桥被冲毁,冲毁林地、草地、耕地1800多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巴音库鲁提乡下辖2个八里庄:巴音库鲁提、克孜勒阿根。

截至2019年10月,巴音库鲁提乡下辖2个行政村:巴音库鲁提村、克孜勒阿根村。

人口

2010年,巴音库鲁提乡常住人口2225人。其中14岁以下436人,占19.60%;15—64岁1662人,占74.70%;65岁以上127人,占5.7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69人。

2011年末,巴音库鲁提乡总人口326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28人,城镇化率16.20%。总人口中,男性1630人,占50%;女性1630人,占50%。总人口中,以柯尔克孜族为主,达3022人,占92.70%;汉族117人,占3.59%;维吾尔族103人,占3.16%。

截至2018年末,巴音库鲁提乡户籍人口有258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巴音库鲁提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1.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56元,比上年增长28.3%。2018年,巴音库鲁提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巴音库鲁提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30吨,其中小麦310吨,玉米420吨。畜牧业以饲养羊、家禽为主。2011年,羊饲养量5万只,年末存栏3万只;家禽饲养量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531万元。2011年,林果面积836亩,产量245吨,主要品种有杏、桃等,其中杏240吨,桃5吨。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巴音库鲁提乡有商业网点28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02.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巴音库鲁提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51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2所,在校生109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PERCENT

2011年,巴音库鲁提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56万元,比上年增长23.9%。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巴音库鲁提乡有文化站1个,内设公共图书阅览室、台球室、乒乓球室、娱乐室;村文化活动中心2个,文化专业户2户;图书室3个,藏书3000余册。库木孜、阿肯弹唱民间艺人12人。文艺演出队1支,开展一月一场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巴音库鲁提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个;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6.14张,固定资产总值43.5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61人次,出院病人324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87人,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巴音库鲁提乡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社会保障

2011年,巴音库鲁提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8户,人数191人,支出42.73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收入186.43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5户,人数507人,支出57.14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收入94元,比上年增长5%。

交通

巴音库鲁提乡境内有省道S212经过。

历史文化

巴音库鲁提,柯尔克孜语,人名。巴音库鲁提乡因早年柯尔克孜族族人库鲁提在此居住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属疏附县托云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划归乌恰县。1950年,属四区三乡。1958年,撤区,成立托云公社。1962年,析置巴音库鲁提公社。1968年,改名为白音特拉乡。1981年,恢复巴音库鲁提公社原名。1984年4月,撤社建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