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丰两优四号

丰两优四号

丰两优四号是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品种丰39S×盐稻4号选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 2009年7月28日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9012。

国审稻2009012

2006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3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1天。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叶片挺直,熟期转色好,芽鞘、叶鞘绿色,尖无色、无芒,每亩有效穗数16.1万穗,株高124.8厘米,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180.6粒,结实率79.7%,千粒重28.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3%,长宽比2.9,垩白粒率21%,垩白度2.9%,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平原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2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5%(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616.5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8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6.40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04%,增产点比例93.3%;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19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4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旱育秧或湿润育秧,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适时移栽,秧龄30天为宜,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16.7厘米×26.7厘米,中等及肥力偏下的田块适当增加密度。 3.肥水管理:每亩大田需肥总量纯氮14-18千克、磷肥40-50千克、钾肥15千克,总用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每亩追施5-8千克尿素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施3-5千克尿素作穗粒肥。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的灌溉方式,每亩达18万苗时及时排水晒田控苗。 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湖南省、湖北、安徽星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体育会北部、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皖品审06010501

2006年安徽审定,编号:皖品审06010501

来源与类型: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丰39S×盐稻四号选于2001年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

产量表现: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中籼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636.39公斤和572.3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产8.89%和8.99%,均达极显著。2005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555.2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47%,一般亩产550公斤。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高115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前期生长清秀;平均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克,米质达部颁4等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全生育期141天左右,与汕优63相仿。抗白叶枯病,轻感稻瘟病。

栽培要点:作中稻栽培,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0-35天;亩栽2.0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

适宜地区:适于安徽省一季稻区种植。

新品种权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