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由中国气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此外地方还会发布雷雨大风、森林火险预警信号等气象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实行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发布权限、业务流程发布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
简介
2007年6月11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经中国气象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该办法的目的是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6月12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气象局令第16号)正式发布。办法确定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基本信息(名称、ICON、标准和防御指南)及级别分类(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基本信息
发布流程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其中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当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
地区特点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当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电子显示装置等手段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布预警信号时除使用汉语言文字外,还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种类
在2007年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气象局令第16号),预警信号的种类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级别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注意事项
1.预警信号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发布权限、业务流程发布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
2.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
3.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电子显示装置等手段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布预警信号时除使用汉语言文字外,还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4.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等通信网络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及时传播预警信号,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实时预警信号,并标明发布预警信号的气象台站的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和删减预警信号的内容,不得拒绝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不得传播虚假、过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预警信号后,应当及时公告,向公众广泛传播,并按照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6.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教育宣传工作,编印预警信号宣传材料,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
大风预警信号
沙尘暴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
干旱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
霜冻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霾预警信号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最新动态
2017年8月23日,受第13号台风天鸽影响,国家气象中心发布2017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2022年6月20日,中国北方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2023年7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红色预警。7月30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和强对流黄色预警。
2024年1月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于1月22日14时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其中韶关市、清远市已有12个县(市、区)发布寒冷红色预警信号。
2024年1月31日,中国气象局签发命令,要求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气象探测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机关服务中心、华风集团立即进入三级应急响应状态。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江西、重庆、湖南、贵州、辽宁、吉林等省级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针对性做好春运气象保障服务,有重要情况及时报告中国气象局。
2024年6月9日,河南省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省气象局也启动了高温重大气象灾害四级应急。此轮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高温范围广,且正值端午假期,高温中暑气象风险比较高。
参考资料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气象局令第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4-01-31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广东省气象局.2024-01-31
2018年版森林火警预警信号等级划分及防御指南.广东省气象局.2024-01-31
台风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2024-01-31
暴雨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24-01-31
暴雪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2024-01-31
寒潮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24-01-31
大风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21-08-19
沙尘暴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21-08-19
高温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21-08-19
干旱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2021-08-19
雷电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21-08-19
冰雹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2024-01-31
霜冻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霜冻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2021-08-19
大雾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21-08-19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21-08-19
霾预警信号的含义和防御指南-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霾预警信号的含义和防御指南.2021-08-19
中国发布今年首个红色台风预警 “天鸽”将携急风骤雨登陆.中国新闻网.2024-02-01
北方多地20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气象专家:受大陆暖脊影响.中国青年网.2024-02-01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和强对流黄色预警 各地发布预警 防范强降雨影响 .中国气象局.2024-02-01
广东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 多地发布寒冷红色预警信号.荆楚网.2024-02-01
中国气象局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应对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中国气象局.2024-01-31
地图全红!高速路面或超62℃+!河南启动应急响应.腾讯网.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