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端端
郝端端,钢琴家,16岁被法国巴黎艺术学院录取。
人物经历
3岁开始学琴的郝端端,可以说是一名音乐天才,14岁被钢琴大家多米尼克·默赫莱教授带往法国学习,16岁被法国巴黎艺术学院录取。10年时间,他先后就读于法国巴黎艺术学院、法国索邦大学、美国朱丽娅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3个硕士学位、2个博士学位。
2011年硕士毕业后,有资格进入法国国立图书馆的郝端端,除了学习外,又开始热衷于翻译音乐资料。
2011年6月,郝端端的钢琴奏鸣曲被世界著名的纳索斯公司收录为专辑正式发行,受到了热捧。现在,第二张专辑已录制完成,郝端端也成为了纳索斯公司年龄最小的一位钢琴家。如今,郝端端已经成为从山西省走向世界的“钢琴家”,他获得了包括第六十三届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在内的多个国际大奖,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认可。
多年旅居国外,年轻的郝端端始终牢记作为一个中国青年要有使命和责任,他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不在于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你,而在于你为社会留下了什么。”他没有热心于受人追捧的演出,选择把重心放在学业上,现在的他精通英、法、德三国语言,利用课余时间翻译国外著作、参加义演、捐款、为家乡捐赠音乐器材……最近,由他翻译的《德彪西音乐评论集》即将在国内出版。
“我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不像你们了解到的北京、上海市那么先进发达。我们国家要成为真正的大国,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日后,我要把艺术和文明带回中国,做一个文化的使者,让我们国家的孩子,尤其是山里的孩子也能接触世界优秀的文明。”这是2014年3月底,24岁的郝端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面试时说的一段话。
从14岁出国学习至今,郝端端的演奏足迹遍及欧洲,而他每次演出的返场曲也一定是“中国曲”。
但郝端端却选择把重心放在学业上,现在的他精通英、法、德三国语言,获得3个硕士学位、2个博士学位,还利用课余时间翻译国外著作、参加义演、捐款、为家乡捐赠音乐器材……
3岁,没学过钢琴的郝端端能听出邻居小孩弹错的地方,表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4岁,他被钢琴老师劝说送往北京学习钢琴;11岁,他复习三天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14岁,他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孩子是一个音乐天才、钢琴神童时。
2014年春节,郝端端给前来看望自己的父亲安排了一个任务,每天一张一张地拍“书”。现在,父亲拍的这本书——《德彪西音乐评论集》,已经由郝端端翻译完毕,马上就在国内出版。
事实上,在2011年第一次踏进“法国国立图书馆”后,郝端端就萌生了这样一个“梦想”。郝端端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不在于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你,而在于你为社会留下了什么。”郝端端有很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是美国“中国色彩”公益组织的一员,在国外,这个组织经常会有公益演出,为我国少数民族筹集善款,帮助他们脱贫。
社会活动
还是在2011年,郝端端从法国回到家乡山西省。得知山区的孩子连钢琴都没见过,郝端端很心疼。于是,郝端端决定用比赛奖金和音乐会的收入,为清徐县农民工子弟学校购置了钢琴和书籍等,并创建了“郝端端音乐教室”,还为900多名农村孩子们上了第一节钢琴音乐课。
参考资料
90后钢琴演奏家郝端端:钢琴神童 做艺术传承者_律动钢琴网_全国钢琴调律预约平台_律动钢琴网.律动钢琴网.2022-01-22
全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 【崇义友善】郝端端事迹.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