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梓材
陈梓材(1895~1964),坡头区南三镇田头村人,陈梓材父亲陈跃龙是清末武秀才,练得一身武功。乐善好施,在南三岛享有很高的威望。陈梓村继承家庭传统美德,从小练有一身武术。陈梓材4岁时,受其父亲陈跃龙带领民众进行抗法斗争的影响,树立爱国爱乡的坚定信念。青年时在父亲的支持下在田头村办起“聚武堂”武术馆,以健身强体、自卫防卫为宗旨,带领村中青少年学习武术。
人物生平
1926年2月,中共南路特派员黄学增和吴川特支书记陈信材到南三进行革命活动,在陈梓材家中开会,宣传革命主张,号召群众组织起来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斗争。陈梓材极受鼓舞,以“聚武堂”武术馆为基地,成立了一支200多人的陈家军,联防自卫,保卫家乡。此后,“聚武堂”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点,陈梓材也受到了革命的熏陶。1929年夏,彭中英、陈信材到硇洲岛发动组织渔业工会,遭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追捕,陈梓材秘密用咸鱼船将彭、陈送回南三镇家中避难。抗战时,中共地下党员李癸泉武馆为掩护进行抗日救亡工作,得到陈梓材的大力支持。
1936年坡头法公局,不顾人民死活,施行“义务公役法”,强收人头税,激起民众极大义愤纷纷成立“民众自救会”与法当局斗争,陈梓材把武馆的陈家军组成南三民众自救会。他与73岁的父亲,带领陈家军,到坡头参加“三月三”抗法斗争。在斗争中,陈梓材临危不惧,冲锋在前,指挥队伍与法军抗争。
陈梓材钻研中医,善长铁打骨伤。他治病救人,不分贫富,医德高尚,得到群众的称赞。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51年被湛江市人民医院聘为中医骨科医师,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在工作中,他勤勤恳恳工作,热情为病人服务,医术不断提高,连续被选为湛江市多届政协委员。1958年陈梓材,把精心研制的秘方,“跌打榜药酒”、“跌打百草膏”、“疮科百草膏”、“风湿百草膏”药方献给政府造福社会,随即由湛江市药材公司制药厂生产,列入广东省药品生产标准。此药功效好,是家庭必备良药,畅销粤西,遍及全省,是湛江市医药工业的第一批产品。
1964年,陈梓材病逝,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