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大师塔
明惠大师塔在平顺县城东北35千米的虹梯关乡虹梯关虹霓村西海慧院旁。寺院早废,仅存孤塔一座,这里群峰壁立,沟壑纵横,瀑布飞流,道路崎岖,地势十分险要。这里又是古代一处重要的关隘。塔建在红褐色的紫峰山下,显得极为庄重古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历程
李儇干符四年(877年),明惠大师主持海惠院,正月十八日遇害,事后由北子崇诏奉潞州区节度使命,捧舍利为大师建明惠大师塔。 [1]
五代十国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明惠大师塔刊出塔铭。 [3]
保存完好的唐代石塔
据塔铭记载:塔创建于唐乾符四年(877),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塔平面呈正方形,通高6.5米,边长2.21米,单檐单层五迭四注式,覆钵尖锥顶。通体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檐、塔刹五部分组成。方形塔基为仿木构建筑框架凿造,四面枋柱交错,贯以铁质铆钉,周饰倚柱、立旌和横,西角柱顶端雕刻凸起的兽头,伸出颈项,支撑全塔。塔基上为束腰须弥式塔座,上下三层叠涩,束腰部分每面雕刻壶门四个,门内剔地凸起雕石狮十六躯,狮身周系环花草绫带。这些狮兽,或蹲卧,或静立,或跳跃,形态各异生动活泼。与五台山佛光寺唐代经幢壶门内镌刻石狮如出一辙。塔身中空,南壁中央辟长方形洞,顶端为火券。门两侧分别雕刻守门金刚像1尊,身着盔甲,足蹬飞云,手执宝剑和金刚杵等法器,造型丰满,气势威猛。门顶半圆形券面上浮雕伎乐天3躯,活泼俊逸,婀娜多姿。门窗之上浮雕垂幔纹样,每根角柱上刻有卷草文,宝相花、龙串富贵,化生童子等人物花卉等线刻花纹图案,精致流畅,庄重美观。塔室内设方形小屋,四壁素面无雕饰。中央刻置一仰莲状覆盆子式基座,可能是放置死者遗像或遗骨之基托。室顶刻有平阁天花,图案清晰,规范考究。塔身上覆以石雕屋顶,塔檐四柱式。檐下在凸起的方框中刻出龟背锦,再上雕刻额枋、飞,四翼微向上翘,檐上雕刻瓦、戗脊。塔顶高耸,雕成山花蕉叶和仰覆莲、半开莲形状。由下而上由四层雕刻组成,逐层收缩,每层均由束腰、山花蕉叶和覆钵构成。顶端以锥形宝珠收刹。雕工精细,完好无损。在国内已知的唐代石塔中,整体保存完好者,以此为最佳。
建筑风格
明惠大师塔塔高约6米,平面方形,塔基用青石垒砌,高约1.5米。明惠大师塔塔顶四坡,瓦陇皆备,中置叠涩刻山花蕉叶,塔刹束腰,基座上刻有露盘、仰莲、宝珠等。明惠大师塔身单檐四柱式,南面辟门,中空。明惠大师塔身门之两侧雕金刚像,肌肉丰满,刚劲有力,门上托起塔檐部分,雕伎乐人,奏乐歌舞,活泼生动。两边线刻缠枝花纹。 [1]
简介
《柴泽俊古建筑文集》中是这样描述的:“与中国同时期单层方形石塔相比,如房山区云居寺小西天中台小台塔、甘肃永靖炳灵寺第3窟中石塔、晋城市青莲寺慧峰禅师塔﹑高平开化寺大愚禅师塔等,其造型之美,雕刻之精,皆高出一筹。”“在已知的唐代石塔中,塔刹精致而保存完好者,此为最佳。”“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时的佛教石雕艺术已达到了高峰。尽管地处平顺山区,交通不便,但匠师们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加上他们的幸勤劳动和非凡技艺,才创造出这样精美的作品,使之成为中国唐代单层石塔中的代表作。” [3]
明惠轶事
在塔的背面镶嵌有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29年)的铭记。记载了明惠大师一段轶事。谓之唐乾符四年,他住持海慧院时,一天有人报告说:“保广要杀大师。”师云:“吾久于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诛,偿宿债矣。”是年正月十三日,大师果然被杀。他死后,由弟子崇职等捧舍利,奉潞州节度使之命建塔葬之。
旅游路线
上海市——北京-上海高速公路——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南林高速——明惠大师塔
北京市——G4——南林高速——平长高速——明惠大师塔
郑州市——京港澳高速——南林高速——平长高速——明惠大师塔
艺术价值
明惠大师塔,全由石质雕造。总体造型仿照木构建筑,均采用柱枋椽飞等构件和破直棱窗的做法,与长子法兴寺燃灯塔一样,是研究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和雕刻艺术及为珍贵的实物遗存。为研究唐晚期及五代十国石刻艺术、音乐历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1]
参考资料
明惠大师塔.博雅旅游分享网.2023-11-21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1-21
明惠大师塔.百度地图.2023-11-21
明惠大师塔.中国古建网.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