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尔龙
基尔梅龙(学名:Quilmesaurus)是一种生活在晚白垩世坎帕阶的肉食性恐龙,属于蜥臀目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
形态特征
基尔梅龙的体型较小,全长约5.3米,但其腿部结构强壮。股骨部分坚固且呈方形,顶部背面有突出的髁用于连接胫骨和腓骨。胫骨近端有一指向前方的巨型斧状结构,称作胫嵴(Cnemial crest),由于一个指向下方的突起――称作腹突(Ventral process)――的存在,胫嵴尖端呈钩状。总体而言,基尔梅龙的股骨与其它阿贝力龙科几乎相同。
发现
基尔梅龙的化石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阿根廷国立图库曼大学的一支野外工作小组在阿根廷南部内格罗河省罗卡将军市以南40公里处的萨利特拉尔-奥约-德-阿瓜(Salitral Ojo de Agua)附近发现,是巴塔哥尼亚地区最年轻的兽脚亚目化石纪录之一。
命名
2001年,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Aníbal Coria)命名并描述了这个新物种,模式种为柯氏基尔梅龙(Quilmesaurus curriei)。属名“Quilmesaurus”取自阿根廷的一个本土民族基尔梅斯人,种名“curriei”则是为了纪念加拿大的兽脚类专家菲利普·柯里(Philip John Currie)博士。
古生态学
基尔梅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阿根廷,当时的环境是一个潮湿的沿海环境,随着海平面上升逐渐从淡水漫滩转化为沼泽河口,再变成浅水潟湖。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各种水生生物、陆生动物以及丰富的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