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

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

《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是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长莉 / 左玉河

内容介绍

本书是“社会史研究集刊”的第一辑,选取了2005年8月在青岛市召开的“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部分论文,以“中国近代的城市与乡村”为主题。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近代城市的社会空间、城市经济、市民生活,对中国近代乡村的社会结构、乡村经济与乡村建设、乡村生活、地域社会与公共事业等问题展开论述,使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城市与乡村在近代化过程中的种种曲折以及多姿多彩的风貌。本书是了解中国近代社会史学术前沿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作品目录

第一编 近代城市社会

一 城市社会空间

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

1905年的广州市社会文化——从抵制美货运动的几个侧面观察

恽毓鼎日记看百年前的北京城

1912~1937年官方市政规划与北京城墙的变迁

1928~1937年北平市政建设与市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近代北京胡同地方社会的演变

二 城市经济

清末佛山镇的城市发展和手工业、商业行会

近代上海南市和沙船航运业

民国长沙米市的盛衰与社会发展

清末茶叶对外贸易衰退后的诸挽救活动

近代商会化解金融风潮之探析——以天津市为中心的考察

三 市民生活

不道德的交易:民国初年妇女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腐败

近代城镇手艺工人抗议形态的演变

——中国与西欧的对比

高郎桥:近代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

形成1914~1949

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评析

“《不怕死》事件”之前后经纬及其意义

第二编 近代乡村社会

一 乡村社会结构

山东乡里社会述论

清末闽南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

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公务人员

——见之于农村复兴委员会的调查

绥远土默特摊差交涉:五族共和下的蒙汉族群互动1911~1928

人鼠大战:1950年代的内蒙古草原

——以通辽市为中心

民族战争、政治动员与乡村变迁

——以华中地区抗日根据地为案例

二 乡村经济与乡村建设

近代农民负担与国家财政条块分割体制

近代华北平原地主经济的发展趋向

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神圣思维下的世俗建设:福建协和大学乡村建设运动

——兼及如何评价乡村建设运动

三 乡村生活

“民不举,官不究”:从乾隆的一则刑案探测帝制晚期私人

生活的空间

试论清代至民国宁化县的民间经济纠纷及其解决

民国时期的西北土匪与乡村社会危机

“李四喜思想”的讨论:建国初期中共教育农民的尝试

第三编 地域社会与公共事业

一 赈灾与慈善事业

江南绅商与光绪初年山东省义赈

中国近代城市与慈善事业

民国时期的善款筹集及其限制——从华洋义赈会国内募捐活动说起

抗战后期华北城乡的民间慈善团体与日本军政统治

二 地域社会

近代闽台族正制考述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下的“绅权”膨胀

近代青岛的三大会馆与青岛商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