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管理
利率管理是指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制定、实施、协调和处理相关纠纷等活动的综合管理。这一过程涵盖了确定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等法定利率水平,以及监管金融机构遵守利率政策等方面的工作。
发展沿革
早期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用的是指导性的利率管理模式,通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市场利率。然而,1929-1933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了指令性利率管理的兴起,这种模式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上限控制,而贷款利率则由市场竞争决定。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指令性利率管理逐渐暴露出缺陷,因此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转向了指导性利率管理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管理通常更为指令性,涉及多种利率类型的限制。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国家也开始逐步放松利率管制,转而采取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的指导性体系。
中国的利率管理
在中国,利率管理的主要职权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手中,任何重大的利率调整都需要经过国务院的审批。地方分行和专业银行不具备独立变更利率的权利。
历史事件
自1979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利率管理方面有所放宽,允许信托投资公司的存贷利率上下浮动20%。1982年,各专业银行被授权下调贷款利率至基准利率的80%。此外,中国银行有权制定并发布境外货币贷款利率,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根据具体情况上调贷款利率。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角色得到强化,随后发布了多项利率管理规定,并于1990年颁布了《利率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利率管理职责。
宗旨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行的任务是落实总行的利率政策,监督、调查和分析当地金融机构的利率执行情况。各专业银行则负责制定内部利率标准,并监督本系统的利率合规性。
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其进行处罚。例如,对于擅自改变存款或债券利率的机构,央行将对其不当支付的利息金额处以同等金额的罚款,并要求其纠正错误行为。类似地,对于擅自改变贷款利率的机构,央行也将对其不当收取的利息金额处以同等金额的罚款,并要求其退还超额收取的部分。
参考资料
利率管理是什么?一文讲清.利率管理是什么?一文讲清.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