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忆江南
这首美妙绝伦的《又忆江南》是由著名词作家陈道斌作词,著名词曲家付林作曲。最初是在2012年由海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王欢和第十三届中国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行唱法金奖获得者、已故青年歌唱家姚贝娜演唱曲目,这支作品具有将流行唱法、民族唱法与戏曲唱腔合而成的独特风格,既传达了古典的江南风韵,又不乏其时代性的特征。2015年,伊丽媛版《又忆江南》的推出,再次演绎了美丽动人的江南女子的气韵。
三个不同的版本各自呈现了出不一样的魅力,仔细去品味,纯粹去欣赏,你会发现它们都有很强的闪光点。
创作背景
《忆江南》是白居易的名词,江南在中国文化中是典型的苏杭地域特色,因此在这首歌中,曲风中的流行,它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中国古典风格,这首歌的歌词,中国古典文学诗词之风特别明显,歌词很美,很精练,挑不出什么毛病。在用语上是俗语(再来酒一碗)、带点文化的口语(温柔乡里,又忆江南)、古诗词语言(马蹄声急,相思漫卷,心似客栈,情被搁浅)的结合,但最终显现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风格。
第二,江南特色。这首歌的歌词,也是典型的江南特色,“何不如烟花三月下江南,聆听雨打芭蕉渔舟唱晚。”“江枫渔火,听雨客未眠。”这种带有古典意味的江南特色,使得这首歌直指苏杭一带。
第三,戏曲特色,在地域特色中融入戏曲特色,使这首歌的意韵显得更丰富。从作曲上,这首歌也是有古典风,是江南小曲与越剧的一种混搭。
歌曲歌词
《又忆江南》
温柔乡里又忆江南
一梦千年醒来你不见
挥毫走笔才一半
一首诗句勾起了思念
再来酒一碗,再来酒一碗
秋深霜重正好来驱寒
马蹄声急相思漫卷
心似客栈情被搁浅搁浅
繁华如梦世事看透心了然
何不如烟花三月下江南
聆听雨打芭蕉渔舟唱晚
水墨画里又忆江南
往事如烟愁绪剪不断
泼墨映出你的脸
人面桃花不是旧容颜
再来酒一碗再来酒一碗
江枫渔火听雨客未眠
情为何物情愿糊涂
不如一醉秋水长天长天
繁华如梦世事看透心了然
何不如烟花三月下江南
笑看桥下流水风清云淡
翻唱版本
姚贝娜
已故青年歌唱家姚贝娜版的《又忆江南》,词作者陈道斌在五音网上传的时间是2012年5月31日,比王欢版略晚,付林老师上传的时间是8月30日。
姚贝娜对这首歌的演绎,加入了更多的流行元素,编曲上更加完美。主歌部分的女声犹如莺声燕语,甜如蜜浸,但较王欢不同的是,姚贝娜在副歌部分采用了北方戏曲的唱腔,听上去好似京剧、又像河北梆子,但其实既非京剧也非梆子,并非真的在唱某一个戏曲剧种,而是借鉴了它们的唱腔。姚贝娜采用的北方戏曲唱腔更加符合歌词中“再来酒一碗”、“三月下江南”的北方人的姿态和豪情。
伊丽媛
2015年7月又出现了伊丽媛版的《又忆江南》并推出MV,唯美的画面,流畅的剪辑,与伊丽媛娓娓道来的歌声相得益彰,于丝丝入扣间演绎出了美丽动人的江南气韵,呈现了出不一样的魅力。
《又忆江南》是伊丽媛2015年倾力主打作品,其师“付林”深予寄望,师徒情深更是让丽媛将词曲意境完美诠释,歌曲中青衣融汇,元素微妙,声意并行,精美绝伦;《又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唯美,跨古历今的古风作品,其力道之拿捏,情感之细腻,唱腔之优雅,技巧之娴熟宛如一辙,妙处同工,且听“繁华如梦,世事看透心了然,何不如烟花三月下江南,聆听雨打芭蕉...
王欢
青年歌唱家王欢是这首歌的最早演唱者,词作者陈道斌在五音网(5sing)上传王欢版《又忆江南》的时间是2012年3月18日,曲作者付林老师上传的时间是2012年9月3日。
王欢的演唱体现了典型的江南特色,她在副歌部分采用了江浙一带的戏曲诸如越剧、昆曲的唱腔,犹如在那繁华阜盛之地,丝管纷纷之都,有一袅袅娉娉的江南女子,轻启朱齿,缓缓地唱起那古城之韵,江南之情。
歌曲鉴赏
网传“著名作曲家付林更是对伊丽媛歌曲全新的演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赞其潜力无限”。
而在《中国文艺》付林专场中(20130428周末版小小的我:付林),当作为演唱嘉宾的姚贝娜演唱完《又忆江南》后,在节目35′10″时付林老师对姚贝娜的评价是“潜力太大了,无限潜力”。
参考资料
又忆江南.网易云音乐.2015-08-10
伊丽媛《又忆江南》大受追捧 姚贝娜再度引热议--人民网娱乐频道--人民网.人民网.2021-11-18
《中国文艺》 20130428 周末版 小小的我:付林_新闻频道_央视网.央视网.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