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耶尔维宁
马蒂·耶尔维宁(Mattifi Järvinen,1909年2月18日-1985年7月22日),芬兰田径运动员,擅长标枪项目。他出生于芬兰坦佩雷的一个体育世家,家族在奥运会上屡建奇功。耶尔维宁从小热爱田径运动,尤其是标枪项目,展现出了卓越的天赋。1928年,18岁的他参加了阿姆斯特丹的第9届奥运会,但未能取得名次。两年后,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多次打破标枪世界纪录。1932年,他在第10届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以72.71米的成绩获得金牌,击败了两位芬兰选手马蒂·西皮拉和Eino Penttilä。除了奥运金牌,耶尔维宁还以众多世界纪录著称。从1930年到1936年,他连续十次打破标枪世界纪录。1934年,他成为欧洲冠军,以76.66米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1938年,他成功卫冕欧洲冠军头衔。1936年奥运会,耶尔维宁获得第五名。二战后,他继续从事标枪比赛,1945年以71.70米的成绩刷新纪录。
马蒂·耶尔维宁的父亲Verner Järvinen是奥运会铜牌得主,他的兄弟Akilles Järvinen是十项全能世界纪录保持者,两次奥运会银牌得主。他的其他兄弟Kalle是标枪运动员,也是奥运会选手。为了纪念耶尔维宁的成就,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的 Helsinki Olympic Stadium高度被设定为72.71米,与他的金牌成绩相同。
人物简介
马蒂•耶尔维宁(mattifi jarvinen)芬兰田径运动员。1909年2月18日出生于芬兰坦佩雷的一个体育世家,他的家族在奥运会上都有不同寻常的建树。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里耳闻目染的小耶尔维宁也很快迷恋上了田径运动,尤其在投掷项目标枪上的兴趣更浓,表现出了良好的天赋。1928年,18岁的耶尔维宁参加了阿姆斯特丹的第9届奥运会,但没有取得名次。两年后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多次打破了标枪世界纪录。在1932年第10届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他又把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提高到74.02米。在洛杉矶,芬兰田径运动员虽然在长跑项目上仍然占有一些优势,但已不如昔日努尔米、里托拉独占头的时代。芬兰人唯一感到骄傲的是男子标枪,以耶尔维宁为首的芬兰兵团拿走了该项的全部三枚奖牌,重演了十二年前安特卫普奥运会上男子标枪比赛的盛况。在本次奥运会标枪的6次试投中,耶尔维宁有5次成绩超过70米,最终以72.71米的奥运会纪录获金牌,被誉为"尖子中的尖子"。奥运会后,他努力钻研如何改进技术,提高成绩,并于1934年和1938年两次获欧洲锦标赛冠军,并且又5次打破世界纪录,从1930年至1936年间他总共 10次破标枪世界纪录,成绩从71.57米 (1930年) 提高到77.23米 (1936年)。世界田径界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耶尔维宁,才奠定了芬兰“标枪王国”的坚实基础。
在他漫长的运动生涯中,曾19次代表芬兰国家队参加大型的国际比赛,夺取了15次比赛的胜利。但因种种原因,他却只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过一枚金牌,为了纪念这位优秀选手,芬兰在赫尔辛基奥林匹克运动场修建了一座高与耶尔维宁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得金牌的成绩相等的碑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