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细茎有柄柴胡

细茎有柄柴胡

细茎有柄柴胡(学名:Bupleurum petiolulatum var. tenerum)是伞形科柴胡属的变种。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种有柄柴胡之区别在于:茎纤弱细瘦,自基部即开始分枝;小总苞片较宽大,广卵形,基部广楔形,5脉,长超过小伞。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800-3850米的山坡麻栎林下。

分布范围

产自四川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刷经寺。

栽培技术

喜暖和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种植。生产上采取种子滋生或育苗移栽均可。

(1)种子滋生。柴胡栽后2年,于9月采集成熟种子晒干,脱粒,贮藏。播前半月进行种子解决,将柴胡种子用50微克/克的6—BA浸泡夜浸泡24小时,此后用1份种子加3份湿砂积于容器内,12天取出播种。春播或秋播均可,春播于3月下旬,条播按行距30cm开浅沟或穴播按23—27cm开浅穴,将解决过的种子按每亩0。5—0。75kg与草木灰充分拌匀,撒于沟内浅穴中,覆土、盖麦杆后浇水。秋播于结冻前播种,株行距与春播相同。

(2)育苗移栽。于3月下旬,将解决好的种子撒播或条播。撒播,在整顿好的面上作糟,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覆土。条播,按行距10cm开沟条播,播后覆土盖草浇水。10天左右出苗。当根头直径2—3毫米,根长5—6cm时进行移栽,择阴天,选粗壮、无病苗按行距25cm株距10cm,随挖随栽,栽后立刻浇水,确保成活。

(3)田间管理。

①间苗定苗。当苗高10cm时间苗,如缺苗及时补苗。

②中耕除草施肥。联结中耕除草进行施肥。苗高10cm时,每隔10—15天施清淡肥水一次,延续施2—3次,当苗高33cm时,培土、并施较浓的人粪尿水。第2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

③摘蕾。于8—10月及时摘除花蕾和花。

④排灌。出苗前要维持泥土湿润,出苗后要小水勤浇,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要留意排涝。

(4)病虫防治。北柴胡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斑枯病,根瘤线虫病、锈病、蚜虫小地老虎蛴螬、赤条椿象等。

根瘤病防治应留意排涝,与禾本科倒茬种植。药物防治用多菌灵(50%)600倍液灌根防治。

根瘤线虫病多发生于新开垦的土地上,整地时用80%1,2-二溴-3-氯丙烷乳油100—150倍液进行泥土消毒,每亩1—1。5kg。留意解决后半个月再进行播种。

斑枯病,为害叶部,忌连作,用1:1:120波尔多液喷药防治。

其它病虫害可用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

(5)采收。北柴胡播后2—3年采收。将挖出的根割去茎干,晒干,捆成小捆即成,通常亩产干货150kg。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