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斯虎尔人

斯虎尔人

斯虎尔人,又称Skhul man,是指在中东地区发现的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化石。最初被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接近西欧尼人和澳洲古代人。然而,经过深入研究,确认这两种类型的化石实际上属于同一种人,即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农人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通过放射性碳测定,确定斯虎尔人存在于约4.5万年前,对应的是玉木冰期的第二个时期。

发现历史

斯虎尔人的化石最早是由D.A.E.加罗德领导的英美联合考察队在1931至1932年间在巴勒斯坦卡美尔山的斯虎尔洞穴中发现的。在这次发现中,共发现了至少10个人类个体的化石,其中包括7名成人、1名儿童和2名婴儿。其中,斯虎尔5号化石最为完整。

形态特征

斯虎尔人的颅骨形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头顶较低,眉脊粗壮,没有犬齿窝,嘴巴不明显突出,具有颏隆起;另一种则头部顶结节突出,眉脊同样粗壮,眼眶低平。尽管最初被归为两个不同类型,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它们的牙齿特征和使用的石器工具有着一致性,且在同一地点和同一时代内被发现,因此最终认定为同一种人。

同时发现物

除了斯虎尔人的化石外,还发现了燧石工具以及多种伴生动物的化石,如野牛、鬣狗科蒙古野驴河马属犀牛羚羊马鹿和小型猫科等。其中,野牛的数量最为丰富。

人类起源理论

魏登瑞在1946年提出了多中心说,认为在直立人阶段的早期或更早,人属就已经广泛分布在旧大陆的不同区域。这些地区的直立人类型以直线进化的形式独立演变成现代各人种的主要分支。他提出的四个起源中心之一就是小亚细亚半岛,从斯虎尔人到西欧的克罗马农人再到欧洲白种人。

人类迁徙

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约19.5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奥莫”人,这一物种也在约10万年前离开非洲,扩散到了包括中东在内的其他地区。斯虎尔人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在约7万年前的末次冰期之前,气候变化导致人口减少,但在随后的间冰期,人类祖先开始大规模迁移。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多个分支,包括棕色人种C、D,他们在约6.5万年前抵达印度南部,并继续向北扩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各种人群。

墓葬文化

斯虎尔人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有意地处理丧事。在以色列的斯虎尔和卡夫扎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墓葬,这些墓葬可以追溯到至少10万年前。学者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并会在逝者的身边放置精心制作的装饰品,甚至将赭红色矿物粉末涂抹在逝者的身上。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具体意图,但这无疑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

参考资料

大华南与智人20万年前以色列米斯利亚崇左11万年前 .知乎 .2024-11-08

这块新化石可能解释了,为何中国发现了12万年前的现代人类.百家号.2024-11-08

在一个被密封了16万年的洞穴里,科学家发现了最古老的现代人化石.搜狐网.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