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亚新

王亚新

王亚新,男,1954年4月26日出生于贵州省兴仁市,1991年3月京都大学法学部民刑事博士课程进修获法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法社会学。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72年-1979年在贵州省兴义地区(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布依族自治州)文工团工作。

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培训。

1985年10月由教育部派遣出国留学,现为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部研修员。

1998年4月起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1991年4月起在日本历任京都大学助教,香川大学讲师、副教授,九州大学副教授,福冈国际大学教授。

1993年担任日本香川大学副教授。

1994年担任日本九州大学副教授。

1996年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

1998年担任福冈县国际大学教授。

2002年担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民事诉讼法学、法社会学。

论文著作

(一)专著

1.《中国民事裁判研究》,东京:日本评论社,1995年。

2.《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3.《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合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4.《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5.《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2016年。

(二)译著

1.《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滋贺秀三等原著)(合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程序的正义与诉讼》(日,谷口安平原著),(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纠纷的解决与审判》(日,棚赖孝雄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权利与冤抑:寺田浩明中国法史论集》(寺田浩明原著)(合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三)学术论文

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四)文集

“司法腐败”现象的一种解读

“再审之诉”的再辨析

程序·制度·组织——基层法院日常的程序运作与治理结构转型

当事人陈述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民事审判的交织——以“涉法信访”的处理为中心

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结构的一个理论模型

民事司法“调审分离”制度化的一例(上)

民事司法“调审分离”制度化的一例(下)

民事司法“调审分离”制度化的一例——日本的民事调解制度和诉讼上和解

民事诉讼中质证的几个问题

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三)

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之二)

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之三)

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之一)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与说服教育辨析

实践中的民事审判―――四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运作(上)

实践中的民事审判―――四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运作(下)

实践中的民事审判―――四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运作(完整稿)

我国民事诉讼法不宜引进“答辩失权”

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审限问题及修改之必要

修订民事诉讼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与法律相关职业的前景

社会任职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及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消费者协会咨询专家、北京市及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咨询专家。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聘任新一届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的决定》聘任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聘期为五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