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高校、科研单位和地方文艺组织共建的学术平台。每三年申报一次。首批22家基地于2015年10月建成。
发展历史
2015年4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面向全国正式启动“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申报工作。公告刊登之后,社会各界咨询、报名十分踊跃。经过严格的资格初审、复审和实地考察等程序,经中国文艺网研究、批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临沂大学、大理大学、辽宁省文联、内蒙古自治区文联、江西省文联、浙江省文联、苏州市文联等共建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2015年9月23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了中国文艺评论基地集中授牌仪式。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基地负责人和专家代表等120余人出席授牌仪式。
首批22家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成立以来,举办中国文艺长安论坛、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暨长征题材文艺作品研讨会、文艺评论国际论坛、新丝路·新思路:民族文艺论坛、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研讨班等活动,截至2017年1月,累计举办研究研讨等学术活动百余次,形成专著成果10余种,理论评论文章百余篇,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2016年8月21日下午,召开了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全国工作交流会。全国22家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2022年8月,全国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公布,四川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被批准设立“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主要职能
首批22家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地区、华南、西南和西北,覆盖了文学、电影、电视、音乐、戏剧、书法、美术等多个文艺门类,团结凝聚了全国一大批文艺评论骨干和人才,围绕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当前中国影视创作现象的文化反思、文艺评论热点双月报告、新媒体格局下的艺术传播、音乐评价体系探索、中外历史书写与当代文化生成中的美术评论与国家形象、书法篆刻评价体系建设、中国戏曲评论蓝皮书、市场经济对艺术生产的影响、中外电影理论评论研究、国外文艺评价机制调查研究、当代文艺名家示范效应研究、粤港澳台文艺互动研究、现实主义文艺谱系分类研究与“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文艺形象的建构、网络文艺创作与评论人才队伍建设、云南省少数民族文艺研究、当代文艺评论阵地建设与实践等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附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临沂大学、大理大学、辽宁省文联、内蒙古自治区文联、江西省文联、浙江省文联、苏州市文联
参考资料
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建立(含名单).中国文艺评论.2017-07-06
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授牌仪式在京举行.光明日报.2017-03-10
四川大学获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四川在线.2022-08-11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文艺评论网.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