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环尾袋貂科

环尾袋貂科

环尾袋貂科(学名:Pseudocheiridae),属于哺乳纲、双门齿目的一科,是树栖性的有袋类。现存共有17种,分布于澳洲与新几内亚岛的森林与疏灌丛。环尾袋貂科下包括3个亚科6个属,包括粗尾袋貂属大袋鼯属、岩环尾袋貂属、环尾袋貂属、Pseudochirops属等。

形态特征

环尾袋貂科的动物体型偏小,体重范围介于200至2,000克(7.1至70.5盎司),最大体型约与家猫相当。它们的前后脚均具有相对的第一指与卷缠尾,可用于攀爬。这些动物为夜行性,具有大眼睛。它们几乎以叶片为食,为了消化这些坚韧多纤维的食物,它们膨大的盲肠包含发酵菌,且与兔子同样具有食粪的习性,让食物能通过消化道两次。它们具有适合磨损食物的大臼齿,但缺乏下犬齿。

生活习性

环尾袋貂科的动物大多为独居动物,少数物种则会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它们多半害羞而隐秘,因此很难研究。个体的栖息范围可达3公顷。妊娠期可达50天,但不同物种间存有差异。

分类学

环尾袋貂科下包括3个亚科6个属,现存有17种。其中,大袋(Petauroides volans)仅食桉树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滑翔哺乳动物。具体分类如下:

- 粗尾袋貂亚科 Hemibelideinae

- 粗尾袋貂属 Hemibelideus

- 大袋鼯属 Petauroides

- 岩卷尾袋貂属 Petropseudes

- 假掌袋貂亚科 Pseudocheirinae

- 假掌袋貂属 Pseudocheirus

- Pseudochirulus属

- 环尾袋貂亚科 Pseudochiropsinae

- 环尾袋貂属 Pseudochirops

- Pseudochirops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