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努力从清华大学在国家的地位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适应新世纪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的要求;遵循“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打好基础,突出应用,注重交叉,形成特色;在所涉及的宽广的学科门类中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重点分阶段地建设一、二级学科。2012年7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撤销,成立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

简介

清华大学正在朝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在清华大学的总体发展中,提出了加速发展文科的指导思想,文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称人文社科学院,是1993年至2012年间清华大学的一个学院,清华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已于2012年10月撤销,分拆为人文学院与社会科学学院。

机构设置

学院现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59人,硕士生导师120人左右。现有教工299人,其中教授99人、副教授114人、讲师61人。现有学生1425人,其中本科生485人、留学生(本科)264人;硕士生471人、博士生205人,其中留学生(研究生)50余人。

学院现有6系5所4中心(详见学院机构一览),以及人文学术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高等研究中心和语言研究中心等10余个跨学科研究机构,全国社会科学公共课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文科科研基地——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挂设在学院,学院承担着《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国际政治科学》、TheChineseJournalof InternationalPolitics(SSCI)等核心刊物的编辑出版任务。自2000年至2005年,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36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70项,省部级项目122项,共获得各类奖项约200余项;发表论文2970篇,专著译著589部。学院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合作和交流活动,与北美、欧洲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近五年共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为适应社会需求,学院设有培训部,进行学历、非学历等继续教育培训。每年学院受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在校内外举办数十期研究生课程班、高级研讨班、培训班,受教育人数在1000人以上。

发展前景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新世纪的发展,虽已具备良多条件,但仍需付诸努力。我们将以建院10周年为新的起点,继续下大力气使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水平、办学条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再上大台阶,为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华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院徽设计

为了提升本院的形象,彰显人文社会科学院的文化气息,聘请北京多样达品牌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香港澳门区旗区徽设计者肖红教授为我院设计了院徽。院徽的主体是一座钟,寓意了人文社科学院厚重、悠久的文化传承;钟中间是一个篆书的“文”字,点明是人文社会科学院,这个“文”字又像一个人,寓意了人文社会科学院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院徽是白底蓝字,简洁大方,充满现代活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