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冶陶镇

冶陶镇

冶陶镇,隶属赵都武安市,地处武安市西部偏南,东与徘徊镇接壤,南与徘徊镇为邻,西连涉县龙虎乡,北与石洞乡毗连。辖区面积7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冶陶镇人口数为18449人。

 截至2020年6月,冶陶镇辖2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冶陶村。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武安县顾义里。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武安县第四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属第九区。

1956年,设冶陶乡。

1958年9月,属徘徊公社;同年12月,划归涉县

1961年,复归武安市,设立冶陶公社。

1984年2月,政社分设,改设为冶陶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冶陶镇辖冶陶、赵峪、安子岭、红门、新庄、琅矿、苑府、杨庄、偏亮、牛庄、大峨峪、岭底、七水岭、固义、牛头、马村、固镇县、后山、王二庄、新安庄、东安庄21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冶陶镇辖2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冶陶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冶陶镇地处武安市西部偏南,东与徘徊镇接壤,南与徘徊镇为邻,西连涉县龙虎乡,北与石洞乡毗连。辖区面积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冶陶镇境内大部分为浅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境内最高点海拔926米;最低点海拔470米。

气候

冶陶镇极端年最大雨量1412毫米(196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02毫米(1986年)。

水文

冶陶镇境内河道属河水系。主要河流为洺河支流南洺河。南洺河由北入境,向东南流入徘徊镇境内,境内长6千米。龙虎河由西向东过境。

自然灾害

冶陶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大风、虫灾、地震、霜冻。旱灾最严重的是1986年,境内粮食作物几乎绝收。洪灾较少发生,大多发生在6月至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63年8月,连续7天内降水量达1407毫米,造成山洪暴发,南洺河水猛涨,使大量耕地、道路、水利设施被毁,房屋倒塌无数,经济损失空前。

自然资源

冶陶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铁矿石,集中分布在后山、固镇县一带。

人口

2011年末,冶陶镇辖区总人口241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00人,城镇化率10%。另有流动人口1800人。总人口中,男性12436人,占51.6%;女性11664人,占48.4%;14岁以下4579人,占19%;15~64岁17352人,占72%;65岁以上2169万人,占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4076人,占99.9%。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5.46‰,人口自然增长率5.9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6人。

2017年末,冶陶镇常住人口23520人。

截至2018年末,冶陶镇户籍人口为25861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冶陶镇人口数为1844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冶陶镇财政总收入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6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857万元,企业所得税308万元。 

2018年,冶陶镇有工业企业1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农业

2011年,冶陶镇耕地面积30491亩,人均1.3亩,全部为旱地,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

2011年,冶陶镇农业增加值0.3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生产粮食1.14万吨,人均473千克,其中小麦0.37万吨,玉米0.37万吨,谷子0.21万吨,其他0.1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花椒、核桃、君迁子。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鸡为主。猪饲养量2.1万头,年末存栏1.1万头;羊饲养量1.2万只,年末存栏0.76万只;鸡饲养量13.36万羽,年末存栏8.36万羽。 

工业

2011年,冶陶镇以冶金、建材加工业为主。工业总产值55亿元。工业企业8家,职工8000余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主要工业企业集中在固镇村一带。 

金融

2011年,冶陶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74亿元,比上年增长0.7%;各项贷款余额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冶陶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户,各类图书室36个,藏书5万余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1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学校体育场2处,11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2%。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0.12万户,入户率18.8%。

教育

2011年末,冶陶镇有幼儿园3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1所,在园幼儿620人,专任教师54人;小学13所,在校生1680人,专任教师1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60人,专任教师5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冶陶镇有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5%,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冶陶镇有镇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30个,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专业卫生人员43名,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3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3万人次。21个村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3%。

社会保障

2011年,冶陶镇有农村最低社会保障513户,人数731人,支出75万元,月人均85.5元,比上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7人,总支出31万元,发放救灾面粉34吨;敬老院1家,床位12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92万人,参保率81%。

邮政电信

冶陶镇有电信服务网点4个,固定电话用户0.55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86%;移动电话用户0.6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23万户。

基础设施

排水管

2011年末,冶陶镇有镇区深水井15眼,年供水130万立方米。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冶陶镇有镇政府驻地有绿化带5处,绿化面积8公顷。

交通

冶陶镇境内有青岛—兰州高速公路荣成—兰州公路⒉条交通干线通过。邯长铁路从境内穿过并在固镇县设有车站。

2011年末,冶陶镇有城郊中巴车往返城区与该镇之间,日发20班次,日均客运量400余人次。

文化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冶陶村而得名冶陶镇。

旅游

邯郸市冶陶镇“华北财经会议”旧址冶陶镇是一个文明古镇,自古以来,就是武安市八大镇之一,是西通秦晋的必经之地。冶陶镇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46年6月至1948年5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政府、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曾驻扎在这里。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生活战斗在这里。从冶陶到西柏坡镇,从西柏坡到北京,冶陶是中国共产党从一方胜利走向全面胜利的必经之路,是黎明前东升旭日中的一束阳光。

2007年,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红色旅游开发全面启动。自2005年开始,冶陶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开发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的革命遗产,投资近100万元对冶陶红色旅游所回收的7处旧址进行全面维修;投资30余万元建设晋冀鲁豫革命历史纪念馆,维修徐向前、薄一波、滕代远等部分老革命家的旧居。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被列为河北省红色旅游30个重点之一、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固义傩戏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固义戏以《捉黄鬼》为主,配合其演出的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以及花车、旱船、龙灯、狮子舞、武术、霸王鞭、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600多人,连同辅助人员,总数不下千人。整个演出期间还有迎神、祭祀虫蝻王和冰雨龙王、送神等仪式。《捉黄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属对戏范畴。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对象黄鬼。黄鬼既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灾异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间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势力的代表。通过对黄鬼的极刑处置和上述一系列仪式,表现了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异,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的美好愿望,同时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等伦理道德教化。其中有段瑞安鼓词:“元宵佳节喜新春,妆文扮武逐灾瘟。扬盾执戈行傩礼,五谷丰登太平。”道出了固义傩戏的演出目的。

获得荣誉

冶陶镇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百强乡镇。

参考资料

武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武安市政府信息公开.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