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漆
野漆,学名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 (L.) Kuntze,是漆树科漆树属的一种乔木植物。它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同时也见于朝鲜和日本。野漆树喜光、喜温暖气候,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干旱、耐贫瘠的特性,但不耐寒且忌水湿。
野漆树高达10米,小枝粗壮无毛,顶芽紫褐色。其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圆状椭圆形或宽披针形,叶背常具白粉。花期在5-6月,花黄绿色,十分引人注目。果期则在10月,核果斜卵形,稍侧扁。
野漆是重要的中药材。其根、叶、树皮及种子均可入药,味苦、涩,性平,小毒,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血、吐血、毒蛇咬伤等病症。野漆的汁液含有毒性,对生漆过敏者接触后会引起红肿、瘙痒,误食会引发中毒性肾病。
形态特征
野漆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度可达10米。其小枝粗壮且无毛,顶芽显著,呈紫褐色,外层近乎无被毛覆盖,奇数羽状复叶以互生方式排列,常密集生于小枝的顶端,叶片无毛,整体长度介于25至35厘米之间,包含4至7对小叶。叶轴与叶柄均呈圆柱形,叶柄尤为显著,长度可达6至9厘米。
小叶对生或接近对生,质地坚硬至薄革质,形态多变,包括长圆状椭圆形、阔披针形及卵状披针形,长度范围在5至16厘米之间,宽度则在2至5.5厘米之间。小叶的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略带偏斜,形态或为圆形,或为阔楔形,全缘无齿,两面均光滑无毛,且叶背常覆盖有一层白粉。叶脉清晰可见,侧脉多达15至22对,呈弧形上升,于叶之两面均略有凸起。小叶柄短而有力,长度在2至5毫米之间。
花序呈圆锥状,长度为叶长之半,范围在7至15厘米之间,多分枝且无毛覆盖。花朵黄绿色,直径2毫米,小巧而精致。花梗短小,长2毫米。花萼简洁无毛,裂片形状为阔卵形,先端略显钝态,长度为1毫米。花瓣长圆形,先端略显钝态,长度为2毫米,中部区域隐约可见羽状脉纹或几乎无脉纹,于开花时呈现外卷之态。雄蕊伸出花瓣之外,花丝细长如线,长度为2毫米,花药则呈卵形,长度为1毫米。花盘分裂为5部分。子房球形,直径0.8毫米,表面光滑无毛,花柱短小,柱头三分裂,呈现褐色。
果实为核果,体积较大且形态偏斜,直径可达7至10毫米,表面压扁。外果皮薄而色淡黄,光滑无毛。中果皮厚实且富含蜡质,色泽洁白。果核坚硬且扁平。
分布范围
野漆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中南半岛、朝鲜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华北至长江以南各省。
生长环境
野漆生于海拔(150-)300-1500(-2500)米的林中。
生长习性
野漆喜光喜温暖的气候,耐干旱、耐贫瘠,不耐寒且忌水湿。
生长繁殖
野漆是以播种繁殖。在中国梅州地区种植的野漆,雨水前后叶芽开始膨大,惊蛰前后叶芽开放,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新稍生长高峰期。其花叶同期,新稍抽出后花序也开始萌发生长,整个花期近50天,其中花序从萌发到生长稳定30天;花序生长稳定后进入小花开放期,一般从中下部小花开始逐步开放,小花开放期20天,雌花显白色,雄花花药黄色故远看呈黄色。
果实膨大期为5月中旬至6月末,8月上旬果实开始变黄进入初熟期,9月为果实采收期,整个果期130天。因梅州市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野漆在梅州红叶现象不明显,至11月初大部叶仍呈绿色,后开始变红或黄色,不久脱落,至12月上旬全部落完,进入休眠期。与中国江西、湖南省相比,梅州地区野漆花期、果实采收期约提前1个月,叶变色期较短,不能形成满山红叶的现象,偶有单株呈全株红叶情况,树木生长期250天。而在日本,野漆果实采摘期一般为12月至翌年1月。
栽培
3月完成林地清理,采用带状整地,株行距4米×4米,穴规格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每穴施放0.3千克复合肥加1千克羊粪肥为基肥,与土拌匀,回填土半穴,待用。造林时间为4月下旬,栽种苗木为1年生种子苗,栽种前在50-60厘米处截干,截口涂抹凡士林封口。造林当年11-12月抚育1次,往后每年5-6月、11-12月各抚育1次,抚育主要为除杂及施肥,每次每株追施复合肥0.2千克。
主要用途
野漆种子油可制皂或掺合干性油作油漆。中果皮之漆蜡可制蜡烛,膏药和发蜡等。树皮可提栲胶。树干乳液可代生漆用。木材坚硬致密,可作细工用材。从野漆上采摘的木蜡果,是蜡烛的原材料。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野漆.植物智.2024-09-08
野漆 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植物智.2024-08-03
野漆 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植物智植物志.2024-08-03
野漆 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4-08-03
【你好!大自然】第244期:一叶知秋的野漆.搜狐网.2024-09-08
野漆樹.hkcww.2024-09-08
[科普中国]-野漆树.科普中国网.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