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邓绍昌

邓绍昌

邓绍昌(1886年-1936年),字文明,邓小平之父,四川广安牌坊村人,清末毕业于成都政法学校,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营长。

邓绍昌早年在广安县协兴乡教书,之后加入了以反洋教、保路为宗旨的民间帮会“袍哥会”(哥老会),成为协兴码头哥老会的“当家三爷”,后升任“掌旗大爷”。曾当过广安革命军的新兵训练营营长、广安的警卫总办。

邓绍昌最大的功绩就是为儿子邓小平选择了赴法国留学的道路,这个决策影响了邓小平的一生乃至中国近现代的命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6年,邓绍昌出生在四川广安牌坊村一个拥有两百挑(五挑为一亩)土地的殷实大户。青年时在成都法政学校读书,受到一些新式教育。

参加革命

由于受过新式教育,邓绍昌痛感清朝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横行。他加入了以反洋教、保路为宗旨的盛行于四川省的民间帮会“袍哥会”(哥老会),做了协兴“码头”的当家三爷,后升为“掌旗大爷”,奔走呼号,积极从事反洋教和“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期间,广安市建立国民革命军,邓绍昌加入革命军当上了新兵训练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地方的武装暴动。后又当上广安县的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

避难重庆

邓绍昌因不愿与当地的“乡匪”同流合污,受到排挤,被撤团练局长一职,他不得不抛下家小,到重庆“避祸”。1919年,重庆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邓绍昌知道后立即捎信回家,让长子邓小平到重庆。邓绍昌把15岁的邓小平送进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读书,使邓小平从此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人物逝世

1936年,邓绍昌去世,享年50岁。

亲属关系

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邓绍昌墓,位于邓小平同志故居西南约500米,距四川邓小平故居博物馆大约150米,是一座单体土坟墓。200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邓绍昌墓简介.人民网.2024-02-20

邓小平罕为人知的生母究竟是谁.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0

“哥哥为革命不回家”——专访邓小平弟弟邓垦.人民网.2024-01-16

一代伟人成功背后的“巾帼英雄”们.人民网.2024-02-20

邓小平生平简介.人民网.2024-02-20

邓垦同志逝世.新华网.2024-02-20

陶昌武 《 人民文摘 》.人民网.2024-02-20

邓小平的故乡家族和童年往事(组图).凤凰网.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