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朕即国家

朕即国家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名言“朕即国家”(l’etat, c’est moi)代表这时法国正处于绝对君主制时代的顶峰。这句话最早出现在伏尔泰于1751年的著作《路易十四时代》中,据说路易十四在1655年4月13日在法国高等法院上所说:“这样做对人民和国家都没有好处”“只有人民是好的,朕才是国家”。

释义

路易十四执政达72年之久,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欧洲君主之一。在他幼年时期,由监国马扎然枢机代为理政。1661年马扎然去世后,路易十四开始亲政,并在召见国务委员会时宣布:“我把各位召集到这里,是为了对各位说:从现在起,我的事务由我自己处理。我需要的时候,各位可以用你们的建议为我服务。”路易十四的执政时期,国王的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崇尚王权至上,用“君权神授”理论为王权至上提供了理论支持。他的统治哲学可以概括为“朕即国家”,这一理念包含三层含义:

1. 皇帝拥有这个国家,是国家范围内一切财产和权力的最终拥有者。臣民的财产处分权仅来自皇权的默认和授予,皇帝可以随意剥夺这一权利。

2. 皇帝代表这个国家,是国家的象征,皇帝的形象和意志代表国家的形象和意志。

3. 皇帝的家族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皇家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臣民有责任保证皇家的永久繁荣。

影响

路易十四去世于1715年,留下的国家表面上仍显辉煌,但内部却困难重重。国家财政濒临崩溃,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已经动摇,人民生活在极度困苦之中。尽管如此,路易十四的统治方式、生活风格和政策成为了当时欧洲许多君主的榜样。他们模仿太阳王,但这同样给他们的国民带来了苦难,尤其是农民,他们不仅要缴纳重税,还要为修建宫殿、修道院和市政厅提供劳务。

现代的类似使用

2018年10月16日,不屈法国领导人让-吕克·梅伦雄(Jean-Luc Mélenchon)在警方搜查自己政党办公室时,高喊“我即共和国(La République, c'est moi)”。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