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校释
《诸病源候论校释》是由南京中医学院校于200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书籍。本书是对古代医学经典《诸病源候论》的注解和阐释,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部重要的医学文献。
内容简介
《诸病源候论校释》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典籍之一,系统性地归纳了隋朝之前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其症状表现。该书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金匮玉函要略方》等传统医学著作的理论体系,还提供了丰富的病因病理学知识。通过对《诸病源候论校释》的研究,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出版背景
《诸病源候论校释》由南京中医学院校负责编写,体现了当代学者对中国古代医学经典的重视和学术贡献。
图书目录
卷三十一
瘤等病诸候凡一十二论
一、瘿候(1)
二、瘤候(2)
三、脑湿候(3)
四、黑痣候(4)
五、赤候(5)
六、白癜候(6)
七、疡候(7)
八、疣目候(8)
九、鼠乳候(9)
十、体臭候(13)
十一、狐臭候(14)
十二、漏腋候(15)
丹毒病诸候凡一十三论
一、丹候(1)
二、白丹候(2)
三、黑丹候(3)
四、朱砂候(4)
五、丹候(5)
六、室火丹候(6)
七、天灶火丹候(7)
八、废灶火丹候(8)
九、尿灶火丹候(9)
十、嫖火丹候(10)
十一、痛火丹候(11)
十二、萤火丹候(12)
十三、石火丹候(13)
肿病诸候凡一十七论
一、诸肿候(1)
二、风肿候(2)
三、卒风肿候(3)
四、风毒肿候(4)
五、毒肿候(5)
六、毒肿入腹候(6)
七、恶核肿候(7)
八、肿核候(8)
九、气肿候(9)
十、气痛候(10)
十一、恶脉候(11)
十二、恶肉候(12)
十三、肿有脓使溃候(13)
十四、肿溃后候(14)
十五、游肿候(15)
十六、日游肿候(16)
十七、流肿候(17)
丁疮病诸候凡一十三论
一、丁疮候(1)
二、雄丁疮候(2)
三、雌丁疮候(3)
四、紫色火赤丁疮候
五、牛丁疮候
六、鱼脐丁疮候
七、赤根丁疮候
八、丁疮久不瘥候
九、犯丁疮候
十、丁疮肿候
十一、犯丁疮肿候
十二、丁肿候
十三、犯丁肿候
卷三十二
病诸候上凡一十六论
一、痈候
二、痈有脓候
三、痈溃后候
四、石痈候
五、附骨痈肿候
六、痈虚热病候
七、痈烦渴候
八、发痈咳嗽候
九、痈下利候
十、发痈大小便不通候
十一、发痈内虚心惊候
十二、痈肿久愈汁不绝候
十三、痈瘥后重发候
十四、久痈候
十五、疽候
十六、疽溃后候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参考资料
诸病源候论校释.百度学术.2024-11-18
诸病源候论校释. 下册.中国科学院知识服务平台.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