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仔钧
章仔钧(868年~941年),字仲举,号彰艮,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和将领。他出生于浦城县,是修公的长子。章仔钧早年不愿从事官职,选择隐居。然而,当他听闻闽王王审知的才能后,决定投奔他。章仔钧拜见王审知后,二人一见如故。王审知任命他为高州市刺史,并派他领导五千人的马步卒,驻扎在西岩山。
章仔钧治理民众时非常宽和,注重礼乐,以此来化解纷争。他经常与民众一起欢乐和饮酒。在军事方面,他严格管理军队,对抗南唐和吴越的侵略,取得了一定的功绩。因此,他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武宁郡开国伯,并被赐予七百户的食邑。赵祯庆历五年(1045年),他被追赠为王。
章仔钧的妻子练隽被封为渤海郡君、越国夫人。她曾经阻止南唐的王建封和边镐两位将领屠城,因此受到当地居民的崇敬,他们为她建立了庙宇来祭奉她。
早年经历
章仔钧(868年-941年),字仲举,号彰良,出生于官僚世家其祖章及,字鹏之,仕唐为康涅狄格州 刺史,其父章修,仕唐为福州市军事判官。
章仔钧年逾四十,尚怡然晦迹乡里,声誉藉藉,播在人口,四方宾至,莫不敬慕。是时,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天下大乱,诸藩镇争强,有闻仔钧名气,遣使延请。仔钧以性情放旷,不可拘以轩冕而谢绝,实际是耻与这些争强称霸的藩镇为伍。
初入仕途
唐天(904-907年)中,王审知以威武军节度使为闽王,守福州,向唐朝称臣,又能谦恭下士,善用人谋,大有众望。士人避难入闽,欲依附审知,均加礼并周给。仔钧闻,慕其义,愿见其人。加之是年大饥,而且怜本县数困邻敌,仍撰攻、守、御三策。斋戒以卜其去就之吉凶,夜登仙阳章家岭,焚香祈天,以俟显允。不逾夕,山顶焚祝之地,忽陷裂泉涌,自成一池,今此池名为章公泉。
仔钧到达建安(今建瓯)闽王,送上三策。审知欣然接纳,握着仔钧手说:“何相见之晚耶!”遂侍仔钧为上宾,奏唐朝廷,请朝廷任命。
天宝廷授仔钧为高州市刺史、检校太傅充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选付骑兵步卒五千人,驻扎浦城西岩山,其妻练封渤海郡君、越国夫人。
王审知遣使到宾馆迎接仔钧,仔钧得知朝廷的任命,恳辞再三,审知不同意。闽王即在军府帐前,分擘仪礼,并从军府武库中分拨精锐器甲给仔钧。还置宴饯,礼数有加。告诉仔钧:西岩“此垒可以独当江南右臂,坐控二浙之冲。”仔钧离席起立,说:“某蒙朝用,控扼不逾乡里,当竭驽纯以卫闾阎,上则期以无负国恩,内则愿秉大王成算。”闽王说:“公寿无期,一方大幸。”仔钧告行,闽王目送之,对左右说:“吾观章公厚貌宽仁,必得其寿,必昌其嗣,必有大功德于民,他日无与比者。”
镇守浦城
仔钧在帅幕,抚循士卒,知人甘苦,常以约治众。善观人能,察机变。帐前有二校,名边镐、王建封。仔钧曾对夫人说:“吾观二校他日当富贵,若使专兵,柄其生杀,权谋必有大过人者。”遂将二校委为心腹,令他训练士卒。西岩山在浦城县城之西,拔起平地,屹然倚空,浦城以是山为扼要。驻此,则他兵不敢南,南则前后受敌。仔钧帐前精兵都聚于山顶,可以观望四远。仔钧号令军士巡逻于山中上中下,四面众兵合应,旗帐乘风缭绕,金鼓之声震动于数十里之外。人望而畏,疑有神灵之助。
江南卢将假道浦城县,实有他谋,兵过山下,忽鼓噪急攻垣垒。仔钧下令戒士卒不得与战,乃遣边镐、王建封到建安救援,规定七日返。卢将远来,仔钧知他势不能久。仔钧一日督将士乘机突发,而卢军不知山之中有上中下三屯。甲兵队伍相望呼指,相应奔突,而下势若倾涛注海,破围如溃决堤防。卢军不能支,遂急遁去。
边、王二校以雨潦逗留将军山,超过期限一天回到西岩,当处以军法。未到黄昏,集诸军吏环拥二校于门屏。练夫人请于仔钧说:“二校后期如何?”仔钧说:“于军法不宥。”练夫人又说:“公委腹心于二校,而前言犹在耳。今方多事,二校者宁知其不若公言耶?使遂其志,以有功德于民,不亦善乎。”仔钧说:“诚如是言,夫人为我舍之。”
练夫人以令诸子安慰二校,嘱他们赶快逃走,并脱下自己的首臂饰,以资助他们出走。二校拜于门下,涕泣而誓说:“有恩不报,天之神、地之灵无容我二人寸进。”因而投于江南南唐李姓,仔钧从不查询。军士服仔钧的宽仁厚义,望风者投仔钧的很多。
仔钧驻扎西岩三十年间,屡挫江南之兵,使福建省得以保障。人民奠安,将士无战斗,惟鼓吹之音,朝夕相继,时与乡人故旧宴会,与平日一样。“
晚年生活
王审知审知因仔钧的功绩,欲向朝廷表奏他的功绩。仔钧派其子请求闽王:“万一因王之言,朝廷别有任使,纵薄增而远去乡士,有负素志。不得保先人域,则王始终之恩于某未周矣。”是时,审知已受梁命,加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建安五郡尽为审知管辖,正在开府增置官属,得到仔钧的坚辞,遂没表奏。
仔钧后累加光禄大夫、持节高州市诸军事,仍驻西岩山。941年去世,享年七十四。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武宁郡开国伯,庆历五年(1045年),追封琅琊王。
家族成员
章仔钧的十五个儿子仁垣、仁、仁燧、仁嵩、仁彻、仁郁、仁政、仁愈、仁鉴、仁肇、仁、仁耀、仁佑、仁逊、仁辅,皆仕南唐。
墓葬
墓在浦城县登云里余乐西源。招贤里有栖云、广慈、瑞峰、资福四寺,并高贤堂俱公功德院祥载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