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战斗机
米格战斗机,是由苏联及俄罗斯所研发的一个战斗机系列,由米高扬设计局负责设计和研制。
1939年,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简称“米高扬设计局”或“米格设计局”)成立。同年,米格设计局交出的第一件设计作品米格-1战斗机,就创下了652千米/每小时的全国纪录。之后,米格战斗机系列延续了80余年,不断迭代,直至2021年12月,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宣布启动米格和苏霍伊航空集团的合并事宜,米格战斗机系列才划上句号。
米格战斗机先后创下了55项世界纪录,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轻便、速度快、机动性极好,加上性能优异的空战武器,所以有着很强的格斗能力和杀伤力。
发展历程
诞生背景
1938年,苏联飞机设计师米哈伊尔·古列维奇进入了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另一位飞机设计师阿尔乔姆·米高扬。次年,约瑟夫·斯大林任命米高扬来领导一家新的试验性飞机设计局,米高扬同意了,但要求调格列维奇来做他的助手。在米高扬的坚持下,新的飞机设计局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为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
研发历程
第一代机
1939年,米格设计局交出的第一件设计作品米格-1战斗机,“米格”取自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姓氏第一个字母,在俄文中有“一瞬间”的意思。米格-1战斗机创下了652千米/每小时的全国纪录,第一架生产型的米格1于1941年四月进入苏联空军服役。接着在米格-1基础上改进成米格-3的战斗机,在7800米高空的飞行速度,达到了640千米/每小时,不论升限和速度都优于苏联其他设计局的战斗机。但那时的空战大都是在“低空、低速”的环境下进行的,由于米格-3战斗机在低空低速性能相对较差,所以在苏德战争时期里,经常在低空被德国飞机击落,最后不得不被迫停产。
在整个卫国战争时期里,米高扬设计局不断推出的多款战斗机几乎都被淘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喷气时代的到来。
1947年,米高扬和米哈伊尔·古列维奇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后掠翼战斗机米格-15战斗机,并在首次飞行中,飞行速度就达到了1050千米/每小时,高度15000米。这款战斗机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了首次亮相。米格-15比美国研制的同级战斗机F-86战斗机“佩刀”整整早了一年,从整体性能上说,米格-15和F-86几乎不相上下,但米格-15的重量比F-86要轻得多,因而具有更好的爬升性能和机动性能。1948年3月,米格-15战斗机投入批量生产,并于当年年底,开始交付空军使用。
第二代机
从米格-15开始,一系列的米格战斗机相继诞生。首先是后掠翼的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9战斗机,苏联航空工业部在1954年2月17日下令批量生产了该机。之后三角翼飞机布局的超声速战斗机米格-21战斗机的研制成功,使得米高扬身于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的行列,米格-21战斗机于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
1963年,米格-23战斗机开始研制,三年后进行了首次试飞,并于1970年投入生产并装备苏联空军,它是变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前苏联的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同年,飞行速度可达3倍音速,飞行高度达到30000米高空的米格-25战斗机“双三”战斗机也开始装备部队。
第三代机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远程导弹的发展,空战作战方式又进一步扩展到超视距作战。1979年,米高扬设计局研发了第三代典型战斗机米格-29战斗机,并于当年10月进行了首飞,虽然它的最大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与第二代战斗机没有太大区别,但是飞机的空战机动性大大提高,无论是爬升率、盘旋半径、持续转弯率和瞬时转弯率及加速度都比第二代超声速战斗机有大幅度改善。米格-29于1982年投产,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这时的米格战斗机,“软肋”主要是载油量少、航程短、携带的武器数量有限,不适合远程奔袭和长时间作战。随着现代空战时代的到来,米格飞机也因为它们的“软肋”而迅速滑坡。
1999年1月12日,米高扬设计局米格-1.44战斗机正式亮相,并宣市该机具备美国第四代战斗机的所有特点,可与美国F-22战斗机抗衡。米格1.44是俄罗斯喷气战斗机史上第一种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和第一种采用推力向量技术的作战飞机,具有不开加力超声速巡航能力,飞行高度超过20000米。它采用了包括“等离子”隐身技术在内的许多隐身技术,电子设备包括了相控阵雷达和第四代脉冲多普勒雷达,武器则包括了“发射后不管”第四代远距空空导弹和远距空面导弹等。但由于得不到俄罗斯空军的经费支持,研制工作很快就停了下来。
第四代机
1999年2月,包括米高扬设计局在内的米格公司成立,成为当时俄罗斯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为了在困境中求生存,公司领导人兼首席设计师尼科莱·尼基京,决定在全方位改进米格系列飞机的同时,重点开发以改进米格-29系列飞机为核心的一系列新产品,其中最典型的是米格-M/M2、米格-29SMT和它的舰载型米格-29K。米格改型飞机重新打开了米格飞机的国际市场,特别是米格-29SMT更是受到许多国家空军的青睐。
在2005年第七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一架米格-29OVT可控矢量推力验证机成功地进行了飞行表演,成为世界上第一架装有全轴向偏转矢量推力发动机的战斗机,再次引起了航空界的高度关注。这架米格290VT安装了RD-330VT矢量推力发动机,其独有的可偏转尾喷管可向任意方向偏转20度。之后,米格公司又利用米格-290VT的成果在米格29-SMT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推力向量喷管型号米格-35战斗机战斗机,并于2019年交付俄罗斯空军。
2021年12月,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宣布启动米格和苏霍伊航空集团的合并事宜,米格系列战斗机就此划上句号。
基本设计
米格战斗机先后创下了55项世界纪录,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轻便、速度快、机动性极好,加上性能优异的空战武器,所以有着很强的格斗能力和杀伤力。以下以米格-15战斗机、米格-23战斗机、米格-29战斗机和米格-35战斗机这四款米格经典战机为例,进行设计阐述:
米格-15战斗机
米格-15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制的高亚音速单座歼击机、也是苏联第一代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它是真正让米格设计局从一众苏联飞机设计局中脱颖而出的米格战斗机,在抗美援朝战争作战中,采用后掠翼设计的米格-15对美国仍采用平直翼的F-80战斗机、F-84等战斗机发起致命打击,对战F-86战斗机也是毫不逊色。苏联飞行员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利用米格-15战斗机垂直机动性好、火力猛烈的特点,常在高空设伏,发现美机编队后便俯冲而下,发起攻击,以至于美国飞行员将米格-15经常出没的清川江围歼战至鸭绿江一带,称为“米格走廊”。
参考资料:
米格-23战斗机
米格-23战斗机,是米高扬主持设计的最后一款战机,它首次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设计,这使得该型战机在获得强大的高空高速性能的同时,又有效兼顾了低空和起降性能。它还配备了功率更强大的雷达和R-23中距空空导弹,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款打开未来之门的战机。其可变后掠翼、超视距攻击等等,都成为了之后研发战机的标配。
参考资料:
米格-29战斗机
米格-29战斗机,是由米格设计局于20世纪70年代所研制,采用了翼身融合体、带边条中等后掠角、双垂尾、机腹进气的布局方式。其火控系统包括了一台支持下视/下射能力的N-019脉冲多普勒雷达,以及光学雷达、头盔瞄准具和火控系统计算机,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该机可携带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和红外制导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还可携带57毫米、80毫米、240毫米的火箭弹发射巢。其最大武器外挂量为3000千克,装有1门30毫米航空机炮,动力装置为2台RD.33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9.39千牛,加力推力81.34千牛。
参考资料:
米格-35战斗机
米格-35战斗机,外形尺寸比早期米格-29略大,所以被视为米格-29的“放大版”。米格-35战斗机采用推力矢量发动机——RD-330VT发动机,该型发动机单台推力增到98.1千牛,具有三维喷口,可以任意改变推力方向,并采用了冗余数字控制系统。机体大量采用雷达吸波材料。它的机载航空电子系统,不仅配备了“智能化座舱”及液晶屏,同时换装了“甲虫MAE”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火控系统整合了经过改进的光学定位系统,可在关闭机载雷达的情况下对空中目标实施远距离探测,可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可控制导弹攻击其中8个,而且这种雷达还可探测隐身目标。机载武器除1门30毫米航空机炮外,还增加了外挂架数量和携带炸弹的载重。
参考资料:
服役情况
第一代机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米格设计局所设计的第一款成品——米格-3战斗机短短半年内列装了苏联红军近千架,米格局对其寄予厚望;但由于经验不足,尽管米格-3具有某些优势和特长,但在战争最初的半年内,即在暴露了层出不穷的操作问题后,被苏联高层勒令停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航空设计领域迎来了由螺旋桨飞机向喷气式飞机的过渡。1946年,米格-9战斗机成功首飞,这款装备了仿德制BMW-003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米格-9,配备了3门大口径航空机炮,具有速度快、升限高、火力强的优点。除了苏联空军之外,在1950年之后,出于本土防空作战的需求,中国曾经从苏联引进多达369架米格-9,这也是中国空军历史上装备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机。米格-9是苏联在喷气式战机研发的试水之作,在局部细节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在米格-9小部分量产之际,苏联军方就意识到了这款战机性能上的短板,并且在米格-9的基础上升级研发出更为完善和先进的米格-15。中国也在与苏联高层沟通后,于1951年,苏联直接替换了原本的订单,将372架米格-15战斗机交给了中国空军。与此同时,原本交付的米格-9战斗机仍然留给中国,作为培训新飞行员的教练机。自此,在中国空军短暂服役的米格-9也被全部封存,并在5年后开始陆续退役。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一代战机,米格15在20世纪50年代被大规模地投入空战。米格15从1948年底开始大量装备到苏联空军部队部队中,并且迅速成为苏军的主力歼击机,主要用来对美国军队的轰炸机进行袭击。米格15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明星战机,在朝鲜战场上,中国空军和苏联飞行员曾经多次驾驶着米格-15战机和美国的F-86战斗机进行空战,美国飞行员将米格-15经常出没的清川江围歼战至鸭绿江一带,称为“米格走廊”。
第二代机
朝鲜战争中使用的喷气式飞机尚未达到超音速。米格-21战斗机,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于1958年开始装备苏联部队。超音速喷气式飞机之间的空战始于越南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空中对抗主要是在超音速的米格-21和F-4幽灵II战斗机之间展开。但第一场空战是在美国F-4超音速战斗机和北越米格-17亚音速飞机之间进行的(1965年4月2日),结果双方不分胜负。米格-21超音速飞机是苏联在战争开始之后交付越南的,并于1966年4月23日首次参战。另外,米格-21飞机在1967和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
米格-23“鞭挞者”战斗机,于1970年投入生产并装备苏联空军,该型飞机因在中东战争中屡次败给F-15战斗机、F-16战斗机等三代机而声名不佳。
1969年,米格-25战斗机装备部队,北约代号“狐蝠”,在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爬升时间等方面创下了20多项世界纪录。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米格-25在局部战场上频频亮相,“狐蝠”战机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很是苦恼。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伊拉克抢先投入包括米格-25在内的机群两次突袭伊朗,虽然由于缺乏目标情报,未能实现将伊朗空军歼灭于地面的预定计划,但却摧毁了伊朗库存的航空燃料,在战争初期赢得了主动。
第三代机
米格-29于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在基本型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客户需求,米格-29战斗机总共研制了包括教练机、歼击轰炸机、舰载机等在内的20多种改进型号,先后生产了1600多架,装备了除苏联/俄罗斯外的近30多个国家。米格-29战斗机自诞生之后,虽然屡屡在国际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和演习中崭露头角,却并没有在实战中发挥出人们期待的作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F-15战斗机战斗机先后击落4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丧失斗志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甚至将米格-29战斗机深埋在沙漠之中。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宣称一共击落11架米格-29战斗机。虽然没有完全得到确认,但在这些不对等的空中较量中,米格-29战斗机损失惨重,且并没有能够夺取战场制空权。
高空高速重型截击机米格-31战斗机,1979年投产,于1982年形成战斗力,北约命名“捕狐犬”。该机型的生产持续至1994年,2014年俄罗斯决定开始恢复生产米格-31截击机。2017年,其仍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军队服役。
第四代机
米格公司成立,重点开发改进米格-29系列飞机,其中就包括米格-29SMT,米格-29SMT受到了许多国家空军的青睐。2020年时,叙利亚大约装备有19架米格-29SMT战斗机。2019年6月,俄罗斯空军首次接收米格-35战斗机,并于次年,完成几乎所有种类武器的测试。
系列机谱
参考资料:
衍生机型
中国国产战斗机的鼻祖是米格战斗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自己研制的喷气式战斗机,是仿制的苏联米格-17战斗机,国产型号叫歼-5,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早期依照苏联规范把战斗机统一叫做“歼击机”,所以中国的战斗机至今以“歼”字打头,后面加数字编号。歼-5作为中国第一种独立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是中国空军防空作战的主力。
在歼-5战斗机之后,中国空军开始跟随世界脚步,迈入超音速时代,1958年苏联向中国转让了米格-19战斗机的技术资料,中国仿制的米格-19在1960年成功首飞,并被定名为歼-6。这种战斗机一直服役到2010年6月才从中国空军的序列中完全退役。根据统计,最后一架于2012年10月交付,截至2022年,部分歼教-6仍在服役。所以,米格战斗机消失了,但它的设计思想仍有传承。
总体评价
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和生产的米格战斗机在世界军机史上有过令人炫目的辉煌,在漫长的冷战时期牢牢地占领着半壁天空。米格战斗机先后创下55项世界纪录。
它叱咤天际80余年,曾是苏联战斗机的代名词,一度是美国军队飞行员的噩梦......它就是米格战斗机。自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超声速喷气飞机问世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的三代世界战斗机(俄罗斯划分为四代)的发展中,米格战斗机得到世界军机界的高度重视,并被许多国家的空军所采用,其主要原因是这些飞机的设计非常适合所处时代的要求。
美国《军事观察杂志》也称,在整个美苏冷战期间,米高扬设计局出品的飞机在全世界的眼中,就是苏联最优秀的喷气式战斗机和截击机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
叱咤天际80余年!“江湖”再无米格战斗机.百家号.2023-12-07
米高扬:用想象力缔造经典战机.百家号.2023-12-07
米格.凤凰网.2023-12-11
米格-15战斗机简介.凤凰网.2023-12-11
米格-19战斗机简介.凤凰网.2023-12-11
米格-21战斗机简介.凤凰网.2023-12-11
米格-23战斗机简介.凤凰网.2023-12-10
米格-29战斗机简介.凤凰网.2023-12-10
俄罗斯空军首次接收米格35战斗机,将取代旧型机.百家号.2023-12-11
军事|永别了,米格…….百家号.2023-12-07
米格-29战斗机简介.凤凰网.2023-12-10
俄米格35战斗机即将服役 号称能与五代机较量.环球网.2023-12-10
二战战场的米格-3.凤凰网.2023-12-15
短暂装备中国空军的喷气式战机,米格9火力超猛,最终进了博物馆.百家号.2023-12-15
抗美援朝中的明星战机,米格15战机,和美国F86型对抗也毫不逊色.百家号.2023-12-15
苏联解密资料揭示喷气时代的空中王牌.凤凰网.2023-12-15
与F-15、F-16的较量:MIG-23中东战史评析.网易.2023-12-15
揭秘不朽传奇米格-25:实战令美军屡屡难堪.网易.2023-12-15
米格29性能优良战绩不佳:输在空战理念和体系上.新华网.2023-12-15
米格.凤凰网.2023-12-15
独门绝技!俄米格31战机演练“截杀”巡航导弹.人民网.2023-12-15
美媒:俄向叙军交付10架米格29战机 能匹敌土耳其F-16.百家号.2023-12-15
俄罗斯:新型米格-35将装备首次用于战斗机的先进武器.百家号.2023-12-15
米格战机家谱.凤凰网.2023-12-10
扒一扒苏联米格战斗机家族谱.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0
“米格”战机告别天空,曾在朝鲜战场一战成名.百家号.2023-12-07
米格系列战机还有前途吗?美媒称未来可能多用于太空拦截和反卫星.百家号.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