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驳船

驳船

驳船(英文名:barge),是指需拖船或顶需要拖船或顶船拖带或者可以单独航行,也可以组队航行的货船。其特点为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

中国古代对槽船是现代半分节驳船组的雏形。中国现代分节驳船队起步于50年代中期,1974年开始大规模研究与组织工作,取得成功后广泛应用于内河各水系且有国家标准,分节驳顶推船队有特定要求并实现标准化、系列化。欧洲在50年代后期引进美国技术后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如原西德形成特色运输方式,欧洲经济委员会拟定相关标准,机动驳灵活机动适合多变航线营运且载量增大。21世纪以来,中国机动驳随着货源和经营方式变化发展迅速,已成为海洋运输中的一种新船型。

驳船按船型分类,可分为普通驳、推驳、分节驳等;按结构形式分类,可分为甲板驳,舱口驳、敞舱驳、半舱驳等;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客驳、货驳、油驳,泥驳、集装箱驳等。驳船通常为非机动船,与拖船或顶推船组成驳船船队,可航行于狭窄水道和浅水航道,并可根据货物运输要求而随时编组,适合内河各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

定义

1.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主要用于运输货物(如煤、黄沙、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2.装载人或货物的小船。清林则徐《会谕义律饬交凶夷并遵式具结》:“既验之后,驳船装载入口,一般至少亦须两人押送,一大船分为驳船五六十只,则押送约须百人。”《恨海》第七回:“伯和解下两片金叶,代了船价,叫了驳船,载了行李,起岸,入了客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九回:“他由闸北区河道,坐驳船到沪。”

3.一般指非自航的货船,它们可单只使用或编列成队后由拖船拖行或顶推船推行。内河中自航的驳船叫机动驳。碧野《江汉行·九曲回肠》:“长江拖轮顶托一艘艘千吨驳船,日夜运来钢材和水泥。”

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的对槽船(又称两节船)可以看作是现代半分节驳船组的雏形。它由两节相同长度的船组成,前节船首端斜削,尾端呈方箱形,后节船首端为方箱形,尾端斜削,前节方箱形尾与后节方箱形首用缆绳连接。舵设在后节船上。现代分节驳上一般不设舵,中国、俄罗斯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分节驳上设锚。

中国现代分节驳船队的研制工作,起步于50年代中期,至1974年才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分节驳顶推运输方式的研究与组织工作。经过试探性运输、成套技术试验研究、工业性试验和推广应用等阶段,取得了突破性成功。内河分节驳顶推船队在长江干线及其主要支流、苏北运河及黑龙江水系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长江水系分节驳船型尺度系列中国国家标准(GB/T28841-1996和GB/T2884.12-1996),载重量一般为1000吨、2000吨,最大为5000吨;其他水系亦有相应标准。2009年,中国新发布国家标准《长江中下游水系分节驳船型第1部分:干流分节驳船型尺度系列》(GB/T2884.1-2009)和《长江中下游水系分节驳船型第2部分:千支直达和水运网分节驳船型尺度系列》(GB/T2884.2-2009),代替GB/T2884.1-1996和GB/2884.12-1996标准。

分节驳顶推船队是由分节驳、推船通过连接装置而构成的一个运输整体,对分节驳顶推船队的基本要求是:驳船应具有互换性;连接装置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及便于编解队形;推船推进效率高,正倒车推力大,操纵性好;具有对多种货物的适应性,并便于装卸。为了实现上述要求,世界和中国的分节驳、推船及其连接装置,均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对于吨级相同的普通驳,可采用与分节驳相同(或相近)的平面尺度,必要时可进行合编队运输。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欧洲国家开始引进美国分节驳顶推船队技术建设船队,但经过实践后很快就发现,完全照搬是不行的,还需根据本国的货运条件和航道特点发展自己的船队运输方式。

从欧洲内河航道特征分析,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运河组成,航道狭窄,限制了大型顶推船队的发展。此外,与货源条件和经营方式也有一定关系。例如,德国的顶推船队主要用于菜茵河专线运输,船队运量仅占德国内河航道货运总量的19.2%。原西德通过大量的船队试验研究,在船型、推进与操纵性能等方面作了许多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终于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机动驳和机动驳顶推船组运输方式。欧洲经济委员会还根据内河航道等级拟定了相应的标准船舶尺度、载重量和顶推机动驳船组的编队方式及长度要求等。各种吨级的机动驳均具有高长宽比特点,其比值范围为L/B=7.567~9.649。

般说来,机动驳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适于集装箱、件杂货、易腐货物运输。它没有拖带运输中各驳船间互相等待装卸问题,过闸容易,运输周转快,运输效率高,便于中途装卸货物,适合于在货源不固定的多变航线上营运。这些特点正符合当今市场竞争与经济发展时期客户对运输时效性、高服务质量的要求。在欧洲一般都是夫妻再雇佣一名水手进行运输。机动驳载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向,大的机动驳载量达到3000吨以上,但最常见的还是欧洲型机动驳,其长85米,宽9.5米,吃水由2.6米加大到2.7米,载重量达到1600~1700吨,主机功率588~882千瓦,船员人数不变,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货源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中国的机动驳亦发展迅速,已成为内河乃至沿海和海洋运输的一种新船型。

基本概念

专门装运泥、砂、石、各种构件、材料和机械设备等的工程船

按驳船的性能与用途,一般分为:

①泥(石)驳:它设有装载舱,开底抛卸。

②抛石船:属甲板驳。在甲板上设有供装载、抛卸块石的机构和设施。根据其型式的不同,又分为侧倾式、翻转式、翻斗式、振动式各种抛石船。侧倾式和翻转式,由于采用水舱灌水侧倾和倾翻的抛卸型式,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缺陷,故已被淘汰。翻斗式和振动式则是使用的主要型式。在国内因其使用单一、机动性差,都以机动木船来代替。

③甲板驳:有方驳、半潜自航驳、导管架下水驳等。方驳使用广泛,半潜自航驳和导管下水驳是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而出现的新船型。已制造出载重量达3万吨的驳船。

分类

运河、河流上运载客货的大型平底船,没有动力推进装置,无自航能力,靠机动船带动的船。主要用于客货运输。驳船可以单只或编列成队由拖船拖带或由推船顶推航行。

按用途分类

主要有客驳和货驳。

客驳,专运旅客,设有生活设施,一般用于小河客运。

货驳,用于载运货物,按所运货物可分为干货驳、矿砂驳、煤驳、油驳、甲板驳等。货驳一般不设起重设备,靠码头上的装卸机械装卸货物。货驳也可在港口用于货物的中转。

按结构形式分类

敞舱驳,又名敞口驳船,有设有几个货舱口的舱口驳;只设一个货舱、货舱上方全敞开的;

甲板驳,不设货舱、在甲板上堆装货物、甲板四周设有挡货围板;

半舱驳甲板上堆装货物、甲板四周设有舱口围板;

罐驳,在甲板上设置罐等密闭容器以装运油、液化气体等液体货物的罐驳等。

按材料分类

有钢驳、木驳、水泥驳。按船型分,主要有普通驳和分节驳。

普通驳首尾两端斜削呈流线型,备有锚和舵。分节驳两端呈箱形(全分节驳),或一端斜削、另一端呈箱形(半分节驳)。中国古代的对槽船(又称两节船)可以看作是现代半分节驳组成的船队的雏形。它由两节相同长度的船组成,前节船首端斜削,尾端呈方箱形,后节船首端为方箱形,尾端斜削,两节船的方箱形一端相互对拢,用缆绳联接。舵设在后节船上。现代分节驳上一般不设舵,美国的分节驳上不设锚,中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分节驳上设锚。分节驳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用分节驳组成船队,可降低航行阻力,提高载货量,因此分节驳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常用的分节驳有3种,它们的载重量和尺度是根据内河航道的标准尺度确定的。我国内河水域也有许多按照标准尺度建造的驳船。

按船队分类

分拖驳船队和顶推船队两种。拖驳船队由拖船和普通驳船组成,主要用于货物运输,也用于小河上旅客运输(见拖驳运输)。在海上一般是一艘拖船拖带1~3艘驳船,在内河可拖带10艘以上。拖驳船队基本为一列式拖带的队形。拖船和驳船、驳船和驳船间用缆绳连接。顶推船队由推船和驳船组成,用于运输货物(见顶推运输)。顶推船队分两种:①普通驳顶推船队,用缆绳将推船和普通驳绑结而成,船队有多种队形。②分节驳顶推船队,由推船和分节驳组成。推船和分节驳之间、分节驳和分节驳之间有用缆绳连接,有用机械连接。在海上,一般是一艘推船顶推一艘驳船;在内河,一艘推船可顶推驳船数十艘。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一艘16000马力的推船和40多艘驳船组成一个顶推船队。

泥驳船

配合链斗挖泥船、铲斗挖泥船和抓斗挖泥船装运挖出的泥沙的驳船,有自航式和非自航式两种。泥驳有开底式、开边式和封底式多种。开底泥驳的船底上有活动泥门,开边泥驳在两舷部设有活动泥门,开启泥门即可自行卸泥。泥驳载重量约50~2000吨。

专门装运泥砂的驳船。是挖泥船的配套船舶,一般为非自航式。船体中段为泥舱,两旁为空气浮力舱。按泥舱和卸泥方式不同有:封底泥驳,无泥舱门,由吹泥船配合排泥。开底泥驳,舱底设有一排或两排方形泥舱门,打开舱门自动卸泥。侧开泥驳,在两舷下部开两排泥门,在船中轴部设三角形空气舱,适用于浅水区抛泥。对开泥驳,由左右两对称的半船体在首尾端部绞接构成,靠重心和浮心的相对位置,可自动绕纵轴侧转卸泥,具有结构简单舱容量大的优点。自航泥驳,多为开底式,有干舷高抗风能力强的货船型,和普通泥驳加自航动力的驳船型。泥驳以泥舱容积分级。

参考资料

驳船.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16

各种船舶使用介绍.中国航海学会.2024-10-16

驳船.船舶百科.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