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妖
绿妖,一位媒体从业人员及作家,出生于70年代之后。自2000年起,她开始活跃于网络写作领域,先后在新浪“影视论坛”、西祠“后窗看电影”、网易、泡网江湖等网站上发布作品。不仅在《花溪》《江南时报》以及江湖等多家报刊和网站上开设专栏,还经常在各类时尚杂志上发表专访、散文和影评等作品。此外,她还曾担任电台节目《城市日记》的嘉宾主持人。
在文学创作方面,绿妖已经出版了两本书,分别是《我们的主题曲》和2008年6月出版的《阑珊纪》。2012年,她的新长篇小说《北京小兽》也成功面世,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坛的地位。目前,她担任某杂志的编辑工作,继续她的文学创作之路。2014年,她又推出了新作《沉默也会歌唱》,再次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创作实力。
作品特点
在绿妖的小说作品中,女性角色通常面临着艰巨的生活挑战。她们大多并不拥有出众的美貌,甚至显得有些笨拙,但无一不展现出强悍与坚韧的一面。这是因为她们对生活的追求颇高,渴望获得尊严、自由、独立以及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都要求她们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绿妖的描绘中,她并未将爱情作为女性角色的核心要素。这实际上揭示了爱情对于女性而言可能是一个复杂的“死穴”。一部分女性角色已经修炼到几乎不再受爱情影响的地步,而另一部分则依然保留着对爱情的渴望,这如同人类体内未完全进化的阑尾一样,既是一种遗留,也可能带来某种潜在的风险或困扰。
获奖记录
2018年5月,由绿妖撰稿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荣获了第二届京东文学奖的年度传统文化图书奖。
个人经历
绿妖,一位漂泊在北京的普通女文青,早年沉迷于网络论坛,后来转战时尚杂志担任编辑。然而,那种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却常常让她感到焦虑不安。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她被领导叫去训话,出来后气得在楼梯间里,狠狠地把她那小小的折叠伞往地上砸,一下又一下。这情形,正如张爱玲所言,是“在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咬啮性的小烦恼”。
前两年,她甚至做出了一个让朋友们都大跌眼镜的决定——辞去工作,专心撰写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个选择太过“文青”,以至于她经常被朋友们取笑,甚至还有好心的大娘式人物关心她如何维持生计。对此,她只是淡然一笑,说:“我有一点点存款,一个人生活,不养家,所以不怕的。”
《阑珊纪》是绿妖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她的小说风格独特,既不属于纯文学小说作者的范畴,也与那些专业的时尚小说写手的流水作业大相径庭。从2003年到2008年,她写得慢,中间又停了两年,所以五六年下来,也不过发表了八篇作品。这些故事并不离奇曲折,但小说中的人物却栩栩如生。男主角们大多平凡甚至浪荡虚无,而女主角们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凡、笨拙、执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另一类则是美丽、招摇、激烈,看似与世界相处甚欢,但最终总是碰得头破血流。无论采取哪种姿势、哪种态度,她们都殊途同归,面临着彻底的失去和孤独。
早年,偶尔能在文青聚集的论坛上看到绿妖的一言半字,她总会在文末写上日期和自己的名字。这并不代表她有什么宏图大计,只是一种郑重的态度,表明她的写作是真实的、出于内心的渴望。有人说写东西的人要身如芭蕉心似莲花,如果绿妖的心真是莲花,那么她的每篇文字都一定是撕了心上的一小瓣写成的,你仿佛能听到那些字的后面有汩汩的液体在流动。她的小说有一个魅力,就是只要看了开头,就会忍不住一直看下去。她的文笔既妖娆又沉静,粉丝们称之为“绿妖体”。虽然只是黑白的文字,但读到最后你会感到满目苍翠、沉静怡然,就像她自己喜欢的图案——大片大片的深深的蓝和跳跃飞扬的一抹抹黄,是文森特·梵高的“星空”。
人物评价
据见过绿妖的诗人描述,她是一个安静到几乎不存在的姑娘。诗人的用词相当准确,尽管在熟悉之后,绿妖并不能算是一个特别沉默的人,但她确实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她那白得匪夷所思的皮肤,配上淡淡的微笑,只需一秒钟,她就能从热闹的饭桌中抽身而出,仿佛隐身或腾云驾雾一般——你知道她已经离开了,但至于去了哪里,谁也猜不到。
绿妖对于如何宣传这个短篇小说集感到十分发愁,因为她的作品既不具备纯文学的厚重感,也缺乏时尚小说的轻松活泼,仿佛处于两个极端之间,无法获得任何一方的优势或便利。
那么,绿妖究竟属于哪一边呢?似乎她哪一边都不算,但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在那些庞大而显著的阵营之外,有这样一只独特而奇怪的“妖怪”存在,其实也挺不错的。它全身碧绿,妖气四溢,更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它是美丽的、素净的、真挚的,堪称我们这个时代里最美好的事物之一。阅读绿妖的小说真是一种享受,每一个字背后都仿佛隐藏着一颗红通通、脆生生的小心脏,每一句话都闪耀着宝光。她对文字的才华与执着,是我所见过的女作家中最为出色的。
——黄佟佟
我亲爱的绿妖!我多么渴望自己能变得更加亲切、风趣、幽默,以便更加贴近你那充满生命力、情感丰富且坚韧不拔的个性。在那些看似热闹非凡的聚会上,我们总是默契地选择坐在对角线的位置,静静地享受着彼此的陪伴,仿佛那是属于我们的小小世界。
有人说你文艺,如果“文艺”这个词意味着拥有敏锐的生命力和深刻的感受力,那么你无疑是最具文艺气质的人。绿色的妖怪,这个名字仿佛与你天生一对,无人能够替代,它完美地诠释了你的独特魅力。
——桑格格
绿妖的文字,常常带着一种意气用事的决绝,她严格拒绝天真的幻想,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羞耻感。对于自己所爱惜的每一个角色,她都显得过于苛刻,但这种苛刻却意外地洗刷了我对许多女性作者的固有偏见。
正如国外某旅行杂志的主编所言,他们的目标是让读者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巨大的主题公园,充满了无尽的欢乐和梦幻。同样地,绿妖也想让我们明白,爱情并不是一支专为小资阶层设计的循环舞,它有着更加真实、复杂和深刻的内涵。在她的笔下,爱情是真实的、有力的,它让人欢笑,也让人痛哭,它充满了变数和挑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甜蜜和浪漫。
——编剧,电视策划人,史航
这其实是同一个人的故事,是绿妖内心深处渴盼成为,却又害怕自己会蜕变成的那个人。这个人既是她的心魔,也是她的诱惑。她总是在不断地寻找、等待、诅咒,同时又深深地渴望着爱情。这个人的形象,复杂而多面,既是绿妖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她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存在。
——叶倾城
阅读绿妖的小说,就像是在画廊中一次性欣赏到画家各个时期的杰作。那蓝色的沉思、玫瑰红的热烈、白色的纯净,以及各种华丽、明亮、狂喜、轻倩的颜色,一时之间汇集于眼前,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这画廊的墙壁却永远是暗色的灰、沉沉的棕,它们稳稳地拖住了所有的颜色,不让它们失控。
绿妖身体里那个受困的灵魂,正是这样为她笔下的所有爱恨奠定了坚实的底色。她的文字中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色彩的碰撞,但总有一股沉稳的力量在支撑着,使得她的作品既丰富多彩又深沉有力。这股力量,正是她内心深处那个受困的灵魂所赋予的。
——韩松落
绿妖的笔法,犹如一个人以缓慢而笨拙的方式深爱着另一个人。起初,你或许并不觉得这种方式有多么感人或吸引人,但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你会逐渐深入了解这些角色的出身、背景和最微小的心事。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挣扎,都会深深触动你的心弦,让你感同身受,刻骨铭心。
绿妖用最质朴、最“笨拙”的方法来撰写小说,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聪明的方式。因为她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与角色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让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样的笔法,无疑是她独特的魅力所在。
——柏邦妮
参考资料
绿妖 Yao Lü.豆瓣.2024-08-31
绿妖:从西祠论坛里走出来的文艺女青年.搜狐网.2023-12-27
绿妖:书写活得漂亮的女性.中国作家网.2024-08-26
阑珊纪.豆瓣读书.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