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西生
唐西生(1938.1.20-)是一位中国核技术应用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他于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随后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从事国防科研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8年,唐西生调入解放军第二炮兵第四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二炮核军备控制技术研究专家组组长、国务院中央军委军贸办军控局高级顾问等职。他长期从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有关新的学科领域等科学研究。1995年,唐西生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联合国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历
唐西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成就
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作为负责人或负责人之一,完成了国家和军队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创建和发展了第二炮兵有关新的学科领域;培养了一批国防科研人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委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职务
唐西生所任社会职务主要有:二炮核军备控制技术研究专家组组长、国务院中央军委军贸办军控局高级顾问、第二炮兵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兵工自动化》编委。
荣誉
唐西生所获荣誉主要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委、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余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评价
唐西生完成了中国和解放军许多重要科研课题,为国家航天航空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江苏网评)
回顾唐西生的人生,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从20岁到50岁,唐西生潜心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贡献突出。二是从50岁起,唐西生从军入伍,加入战略导弹方阵,为导弹武器发展论证倾力开拓,功绩卓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评)
个人生活
唐西生家是一个有11口人的大家庭,人口多,经济拮据,但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抗战前,唐西生的父亲以行医为业,并在镇上开了一家中药铺。抗战时期,唐西生家乡遭日本侵略者践踏,他家的中药铺也被彻底焚毁。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追杀,父亲和身孕着他的母亲带着两个姐姐,举家向镇西的农村逃难。1938年1月,他降生在逃难途中,父母为了让他永远记住那段苦难的岁月,便给他起名叫“西生”。
中学和大学阶段,唐西生酷爱体育。中学时代,田径和球类他都是学校拔尖的。他曾是篮球队的主力前锋,在县运动会上获得过400米跑冠军,并打破过800米跑的县记录。大学阶段,他被选入院体育集训队,受到较为严格的正规训练。他既是院手球队主力前锋,又是院长跑队800米跑主力队员,曾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1965年,唐西生的儿子唐立出生。唐西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对儿子唐立的教育和培养。后来唐立从事核武器初级物理研究、设计与核试验工作,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参考资料
人才辈出!大无锡又添2名中国两院院士,还首现一门父子两院士!.微信公众平台.2024-08-02
第二炮兵装备部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大国长剑喜添“信息之翼”.共产党员网.2024-08-02
【通知】关于公布《兵工自动化》创刊四十周年评优名单的通知.微信公众平台.2024-08-02
砺剑春秋 | 将人生与祖国命运连在一起.澎湃新闻.2024-08-02
“父子院士”引宜兴人自豪.中国江苏网.2024-05-30
砺剑春秋 | 将人生与祖国命运连在一起.澎湃新闻.2024-05-31
唐西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