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弹唱
离石弹唱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起源于宋代,在山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等地广为流传。据传,这一艺术形式在清代中叶已形成,且在当时已有较为流行的曲目。民间有谚语描述了离石弹唱的独特魅力:东秧歌、西道情,小曲出在离石城。
历史沿革
离石弹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在离石县城及其周边地区以及北川西属巴一带,这种说唱艺术非常盛行。
艺术特色
伴奏乐器
离石弹唱的伴奏乐器包括三弦琴、扬琴、四音子(四胡)、笛子、管子、笙、四块瓦等多种,其中以弹拨乐器为主,因此也被称为“小曲弹唱”。
曲调
离石弹唱的曲调多样,民间艺人们将其分为四大景、八小景、七十二个闹五更、九湾十八调等多个类别。
表演形式
表演时,乐队成员会围坐成一字或八字形,前方由男女演员手持彩扇边舞边唱。主要采用对唱的形式,同时也包含独唱、帮唱及少量的对话环节。代表性曲目如《审录》,讲述了王金龙与苏三之间的爱情故事;此外,《关公挑袍》、《金钱莲花落》、《赶舟》、《唤妹子》、《借顺顺》等也是常见的演出作品。这些曲目的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灵活多变,音乐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参考资料
离石弹唱.吕梁新闻网.2024-11-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离石弹唱.搜狐网.2024-11-21
离石故事 |离石弹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搜狐网.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