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成
王以成(1877年~1912年),字箫九,海阳县盘石店人。21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登州文会馆。中国同盟会会员,抗清志士。
人物经历
王以成21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登州文会馆。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东渡日本,就读于工手学校,专习土木工程。其间,结识了日照人丁维汾(丁鼎丞),因均志于反清、救国,遂成莫逆之交。时,孙中山于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广集革命人才。王以成经丁维汾介绍,加入同盟会。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王以成毕业于工手学校,成绩优良,尤精桥梁学。归国后,任津浦铁路工程师。次年,因法国人侵吞公款,清政府明知不究,愤而辞职。回归故里后,其间,著有《论铁路工程》《论铁路测量》等书。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王以成赴北京任《国风日报》编辑。因抨击时政,鼓吹捣君权、驱列强、复兴中华的政治主张,遭清廷忌恨,报馆被查封。王深感非武力不足以推翻清王朝,遂投笔从戎。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相继响应,他奔走于天津市、济南市、青岛市、安丘市、乐陵市、寿光市、临沂等地,联络王长庆、王永福、邓天乙等数十人,组成民军,欲光复胶东半岛诸县。并密用各种铁罐制作炸弹200余枚,为攻城武器。后因即墨区、高密市等地起义受阻,遂决定进攻诸城。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1日,民军首领王长庆、王以成等率数百人由安丘挺进诸城,后占领诸城,组织军政府。他们臂裹白布,使用土枪古炮,英勇奋战,一举攻占城北五里堡,威逼县城。清兵撤退,知县吴勋逃匿天主教堂,民军入城,建仓济贫。王以成与法国教士谷司德交往甚密。料谷司德阴蓄祸心,暗地与吴勋策划,密令城外清兵将枪弹藏于高梁秸中,以卖柴为名,运至城内;同时,吴勋电请沂州巡防营出兵,反攻诸城。2月10日,清兵入境,里外夹击。王以成等用炸弹应敌,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2月14日,吴勋获悉王以成等人藏于传义教堂,派兵围剿。王以成临难不畏,凛然疾呼:“速倒尔戈,共图富强。不然,余固不惜死也,天下党人,滔滔皆是,均能继续革命,独不能杀汝辈乎!”语未毕,即被清兵抓住,壮烈殉难。
个人著作
王以成著有《论铁路工程》《论铁路测量》等书。
参考资料
王以成.海阳市人民政府.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