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宁寺

天宁寺

安阳天宁寺,有文峰塔(文峰塔)五级,由下而登,逐渐宽敞,其巅则为平台,周可容二百人,远望太行山,历历在目。

文峰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塔,建于后周文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塔建于天宁寺内,故原名天宁寺塔

基本介绍

位于安阳市市文峰区文峰中路西段,天宁寺始建于杨坚仁寿初年(601年),唐、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府(安阳古称)知府黄邦宁维修,规模达到空前,时亭、台、楼、阁、殿、堂、庙、宇百间。

据现存清乾隆三十七年“重修天宁寺图”碑记载“……明洪武间,置僧纲司于此,其规模雄壮,为南北丛林冠。寺有文峰塔(文峰塔)五级,由下而登,逐渐宽敞,其巅则为平台,周可容二百人,远望太行山,历历在目。……历年既久,请殿悉成瓦砾,唯此塔巍然独存……”塔的上身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出檐的斗拱又不尽相同。八角檐头系有铜铎,微风吹动,叮当作响,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塔顶有相轮、塔刹。塔的下身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余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正南面为三身佛像;西南角是释迦佛说法像;西面为悉达多太子诞生图像;西北角一幅是释迦佛雪山苦行修定像;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像;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另据安阳县志记载:此塔建于五代十国周广顺二年(95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1年定为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由来

172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新修建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子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一直沿用到今天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

县志记载

另据安阳县志记载:此塔建于五代十国周广顺二年(95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位于安阳老城西北天宁寺旧址,离记者驻地安阳宾馆不远。出租车只需4元。文峰塔最大的特征是上大下小,呈伞状,这在我国古塔中极为少见。

民间传说

后来,在离开安阳市的车上,导游小姐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她说,最初设计塔型为菱状,但在修建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于是半途收工,塔于是成为今天的形状。

规模之大

天宁寺塔又名文峰塔,修建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据说清乾隆,当时任彰德府(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主持重修天宁寺塔。塔的上身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

景观特点

八角檐头系有铜铎,微风吹动,叮当作响,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塔的正南门前有一平台,高约2米。登平台进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而上塔顶。由于时间的关系,记者没能登上塔顶,再看一眼安阳市的城市景观。

免费政策

自景区恢复运营开始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所有医务工作者,凭医师证或护士证等有效证件到景区参观实行免票入园,为医务工作者团队开设绿色通道。

参考资料

【中国佛塔·文峰塔】.大河网.2023-11-06

割不断的乡土情愫:家在安阳 情在安阳.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