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马温·皮克

马温·皮克

曾入艺术学校习画。后为自己的小说和儿童读物所作的插图几乎与他的小说同样为人所熟知。其小说三部曲《泰特斯·格罗恩》(1946~1959)为现代哥特式作品。其《诗选》(1972)死后才得以出版。

早年

马尔文·皮克(Mervyn Peake,1911-1968),也有人翻译为马维恩·匹克,英国诗人、小说家、画家兼剧作家。1911年出生于中国江西,他父亲是个医生和传教士,1岁全家迁往天津市,先在天津中小学接受教育,11岁回国就读于伦敦东南区艾萨姆学院,这是《歌门鬼城》中“贝尔葛洛夫学院”的原型。皮克因拥有绘画天分,先后进入克洛登艺术学院(Croydon School of Art)及皇家学院(Royal Academy School)就读。1933年,他移居海峡群岛中的萨克岛,在那儿的一个艺术家乐园里度过了两年。之后他在多家画廊展示画作,成绩斐然,也任教于威斯特敏斯艺术学院。他在那里与画家玛耶芙‧吉摩尔(Maeve Gilmore)相遇,两人于1937年完婚,育有三子。

创作

他的第一本儿童书是一个差不多是荒诞的关于海盗的喜剧故事,题为《斯罗特波德船长抛了锚》(Captain Saughterboard Drops Anchor),出版于1939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人虽入伍服役,却以替《骑木马》(Ride a Cock Horse,1940)、《猎捕史纳克》(The Hunting of the Snark,1941)和塞缪尔·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1943)等书所绘时而优美、时而骇人的插图,被誉为天才插画家,此外还有《格林兄弟童话》的一个版本(1949),《瑞士家庭的鲁滨孙》(1950),刘易斯·卡罗尔的两本关于艾丽丝的书及其他作品画插图。他为《金银岛》(他童年时最喜爱的书之一,对他自己的小说有很大影响)画的精美插图在1949年的一个版本中出现。他还为一本儿歌集《骑在公马上》(Ridea Cock Horse)(1940)画过插图,其中有几幅是人工着色的。他的第二本儿童故事书《来自一位失去联系的叔叔(来自极地地区)的信》于1948年出版。

他的三部奇异的、充满幻想的、关于那巨大的、即将崩溃的、被宗教仪式所束缚的戈尔曼加斯特城堡及其居民的小说的前两部《泰忒斯诞生》与《歌门鬼城》先后于1946及1950年出版;这两部著作挑战文体分类原则,以华丽的散文展现巨细靡遗的观察力以及对怪异风格的热情,风格一如皮克的插画作品。其它著作包括《形状与声音》(Shapes and Sounds,1941)等数部诗集、《无理韵文》(Rhymes Without Reason,1944)和《怪叔叔的来信》(Letters from a Lost Uncle)等,以及《派先生》(Mr. Pye,1953)这部以皮克偶尔旅居的萨克岛(Sark)为背景、充满弦外之音的小说。他也撰写多部剧本,包括《求爱的才智》(The Wit to Woo,1957)--但因本剧遭受空前挫败而使他精神崩溃。

歌门鬼城家族小说的第三部曲,当时据出版商的说法,也是他最部一部小说《泰忒斯独行》在1959年出版。皮克原本打算对泰忒斯多做着墨,但因陈年疾而无法实现。主要是由于这个三部曲,尤其是前两部,杰拉德·皮克的名字现才留在人们的印象中。

他最后作品是为巴札克(Balzac)《滑稽故事》(Droll Stories,1961)等一些书籍绘制插图,以及他在大战期间所写的长篇叙事诗:《飞行炸弹之诗》(The Rhyme of the Flying Bomb,1962)。他于1968年去世,但毕生心血仍有许多未及完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