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结实
《三千年结实》是吴昌硕大写意花卉代表性作品之一。
画作内容
此画所绘为“三千年结实”之仙桃市,象征着长寿,是历代画家所喜的题材。吴昌硕画桃墨迹颇多,其桃以红、黄色点染,颇为亮丽。颜色虽然亮丽但又不落于甜俗,色墨并用,浑厚苍劲,极富寿而康的精神内涵。
画面呈反“S”形构图,极具灵动回环之致。右侧一粗干自下向上,打破了规整的局面。两簇茂密的枝叶丛中,斗大的桃实或显或隐,一上一下,遥相呼应。湿笔淡墨点出的立石出现在枝叶右侧,使画面益显浑厚苍劲。枝、干、叶,用或浓或淡的墨色以篆书笔法画成,继承青藤、雪个、石涛、扬州八怪之大写意传统又颇具金石之感。
可以看出,此画特点有二:一为以金石入画,二为色彩浓烈的西洋红。吴昌硕一生诗、书、画、印造诣极精,以金石入画体现了画家深厚的书法与篆刻修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影响深远。色彩强烈的西洋红显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转变。由于当时上海市的开放性,西方版画、油画的介入,晚期海派绘画显示出西方绘画的某些特点。吴昌硕灵活地运用了西洋红,这种近似西方油画的鲜艳红色与墨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显得浑厚古拙而生意盎然。
整件作品风格热烈昂扬,粗枝大叶,笔墨纵横,淋漓奇古。从真率放纵的用笔可以看出,完全出之于吴昌硕先生深厚的篆书法功底。硕大的桃实用鲜艳的西洋红和藤黄结合写出,可以说处处能见用笔的轨迹,完全是“写”出来的。加盖上古朴的印章,与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气势相通,使诗书画印熔为一炉。这一优点为后来的齐白石所继承,同样出现于白石老人为数众多的仙桃市画题之中。
画左边有吴昌硕自识:“三千年结实之桃 晓露先生正之 戊午春吴昌硕。”后有“吴俊之印”、“吴昌石”两枚印。画面右下角有“归仁里民”方印一枚。
作者简介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湖州市安吉人。晚清中华民国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亦偶作山水。前期得到任伯年指点,后又参用赵之谦画法,并博采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主张“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有《缶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