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涧草
山涧草(学名:Chikusichloa aquatica Koidz.),禾本科、山涧草属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短根状茎。须根粗壮,铁锈色。秆直立,疏丛生,高约1米,具5-8节,下部节间长约10厘米,约为上部节间之2倍。叶鞘远长于其节间,平滑,具脊;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叶片质软,扁平,长30-40厘米,宽6-10毫米,微粗糙,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窄。顶生圆锥花序长约30厘米,宽5-7厘米,分枝直立或斜上,多单生,基部者长约10厘米;小穗披针形,长约4毫米,带紫色;颖不存在;外具5脉,顶端具长约5毫米之芒,芒与脉皆粗糙;柄状基盘长4-6毫米,较其小穗柄为长,粗糙;雄蕊1枚,花药长约1毫米。颖果平滑,长约2毫米,黄棕色。花果期9-10月。染色体2n=24(Hirayo Shi 1937,Tateoka 1955)。
生长环境
生于山涧溪沟边。
分布范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8月7日)——二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濒危(EN)。
种群现状
该种仅50年代在江苏宜兴采集到标本,之后罕见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