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桥
大关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向东连接丽水路、向西连接和睦路、赵伍路,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重要桥梁之一。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永安桥—中兴永安桥—北新桥—喻陈桥—大关桥
大关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当时称为永安桥。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永安桥因长期使用而损坏,当地居民陈德诚等人发起募捐并重建,命名为中兴永安桥。后来,中兴永安桥又被更名为北新桥。清朝时期,北新桥除了被称为北新桥外,还有其他名称,如喻陈桥和大关桥。现今的大关桥是在1995年重建于原址南侧约300米处的新位置。大关桥的名字来源于明朝在此设立的钞关,英国人在19世纪的著作中提到此处为“新关”。
新大关桥
1991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大关桥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新的大关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采用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元素,如宋代兵器、龙纹、印章等,以及深色的青灰色调,旨在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桥下的公共空间则通过雕刻和文字记录等方式展现了大关地区的历史文化。此外,大关桥的维护工作也在不断进行,包括路面维修、设施更新等。
文学作品
诗人任轩创作了诗歌《黄昏又过大关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的感慨。
《黄昏又过大关桥》
任轩
落日盛产黑夜,我拣黄昏。
拣北新桥,北新钞关和老大关桥的黄昏;
也拣明清国库,腐官朽吏,落魄文人和夜航船的黄昏。
我柔肠万千,却给人虎视眈的印象。
我身上的石刀枪和桥头墙是贼寇,
朝代和战争的黄昏。白云中说来就来的忧伤,
像大碗喂猪的红烧肉。而大兜,
我曾经的贫民窟邻居,现在是美食街。
每天,渐向黄昏的人们堆满黄昏后的此地。
我的一世祖约生于公元1132年,叫中兴永安桥,
是我拣的第一个黄昏。
作为大运河杭州段家世最为显赫的桥梁,
我在清风中写下:
这条黄河,因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时空跨度,
兼及牵育过无数空气般的人、物、事,
而比闪电更像闪电。
参考资料
杭州大运河上的那些桥(二).搜狐网.2024-08-21
大关桥.查字典地理网.2024-08-21
黄昏又过大关桥.参考网.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