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罗勤慧

罗勤慧

罗勤慧,女,1933年12月出生于成都市,是一位资深的化学教育家和科研工作者。她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一职,并在配位化合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罗勤慧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溶液配位化学、金属酶的模拟化学以及超分子配位化学。她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曾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被SCI收录和引用超过100次。她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国家教委及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省级成果鉴定四项,并参与了多部化学著作的编写。

人物经历

罗勤慧195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随后于1956年开始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在职业生涯早期,她曾两次前往苏联学习配位化合物,并在1985年至1986年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深造。目前,她是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并担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全国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学术贡献

罗勤慧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她负责主持三项国家级项目,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她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受到认可,也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罗勤慧教授在溶液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对国际上的"根+节"理论提出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这对制革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此外,她在金属酶的模拟化学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建树,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模型化合物。在超分子配位化合物领域,罗勤慧教授的大环配合物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相关成果被收录进专业书籍中。

荣誉与奖励

罗勤慧教授因其在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她曾获得国家教委及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省级成果鉴定四次。此外,她还撰写了《配位化学》一书,并为国家名词审定机构撰写了《配位化合物命名原则》。同时,她还参与编写了其他四部化学著作,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