窫窳
(拼音:yàyǔ,注音:ㄧㄚˋ ㄩˇ),又称猰,又写作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祇名,是烛龙的儿子。窫窳原为人首蛇身,性情老实善良,后来被天神贰负及其臣危谋杀,窫窳被黄帝救活后,化为龙首猫身的猛兽,性格凶残、神智迷乱,生活在昆仑山弱水中,会食人,最后被后羿用神箭射死。关于窫窳的外形说法不一,《山海经》描述窫窳形状像普通的牛,长着红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马的蹄子;窫窳也有像,虎爪的说法。王明清《挥三录》卷二:“窫窳旁吞于黑水,搀抢直拂于紫。”顾炎武《河上作》诗:“窫窳来攫人,逵路横长蛇。”《淮南子》中提到,在尧时代十日并出时期,曾经有猰㺄为害人类,后来被后羿杀死。
角色背景
《山海经·海内南经》: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一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杀人。
《山海经·海内西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
译文
又称为猰貐【读音】yàyǔ,传说猰貐曾是天神,但并不是烛龙的儿子,烛龙之子为鼓。窫窳原本老实善良,但后来被名为“危”的神所杀死,天帝不忍心看二伏伤心,就让他儿子复活了,可没想到,复活后,变成了一种性格凶残,喜食人类的怪物。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或者蛇头人身。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还有一种传说:窫窳是后羿射杀的第一个怪兽,传说窫窳本是天神,黄帝时代,蛇身人脸的天神“二负”,受了手下天神“危”的挑唆,去谋杀了也长着蛇身人脸的窫窳。黄帝知道了,十分震怒,就处死了挑拨二负去杀窫窳的危,重罚了二负。命手下天神把窫窳抬到昆仑山,让几位巫师用不死药救活了它,谁知窫窳活了之后,竟神智迷乱,掉进了昆仑山下的弱水里,变成了形状像牛,红身,人脸,马足,叫声如同婴儿啼哭的猛兽。在十日并出时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
外貌形态
关于猰貐的外形,《山海经》中有三种:《山海经·海内南经》称其“龙首”,《北山经》称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海内西经》称窫窳“蛇身人面”。《淮南子》中的描述则与《山海经》相似,提到窫窳为蛇身、龙首、人面及外形如,栖息在弱水之中。
参考资料
《山海经》形于宛,成于宛?.今日头条.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