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胭脂沟

胭脂沟

胭脂沟,又名“老沟”“老金沟”,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漠河县金沟林场的景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5'至122°34',北纬53°15'至53°22'之间,距离漠河县西林吉镇北43公里,北极村南32公里,是一条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至2公里的山沟。

胭脂沟以盛产黄金而闻名,1877年,一位鄂伦春老人在胭脂沟葬马掘穴,发现许多金苗,引来众人前来丹佛掘金队。1888年10月,清政府在胭脂沟正式创办漠河金厂。1900年俄罗斯匪徒入侵,漠河金厂解体,1934年日本侵略中国,掠夺胭脂沟黄金11.76万余两。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漠河市设立了金矿三分局,辖胭脂沟、富克山两个支矿。1989年,胭脂沟金矿建成投产,1990年黄金产量为4433295两。 2010年,胭脂沟旅游景点立碑明示,胭脂沟发展为旅游产业,吸引了不少淘金游客。

胭脂沟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平均气温-2.8℃。胭脂沟西北、东南走向,沟中央常年流淌一条小溪,名曰“金沟河”,河长约7.5公里。胭脂沟拥有李金镛祠堂、太平沟镇城门、慈禧太后行宫、胭脂湖小水库、太平沟古镇等景点。

命名由来

胭脂沟又名“老沟”“老金沟”,“胭脂沟”的命名有两个版本,版本一是“胭脂沟”的命名由慈禧御封而来。由于胭脂沟盛产黄金,慈禧太后用这儿的黄金做皇宫胭脂粉费用开支,胭脂沟因此得名。

“胭脂沟”得名的一个版本是,相传老沟里有金子,消息传出后,这里成了俄罗斯帝国的罪犯、军人、商人、传教士,还有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盗贼和冒险家的乐园。当年,客栈、澡堂、赌场、妓院、医院、面包房等无所不有,排缀在漠河口到老沟,淘金人多了,女人也随之多了起来。老金沟里的妓女们都到老沟里洗脸化妆,胭脂染红了老金沟河,“胭脂沟”因此而得名。

历史沿革

早期发展

1877年,一位鄂伦春老人在此葬马掘穴,发现许多金苗,并在老沟河底捞起一把河沙,河沙中金沫几乎占了一半,这一消息很快在俄罗斯的阿穆尔、西伯利亚地区、中国的黑龙江等地传开,一个名叫谢列特金的俄国人,亲自带着矿师到老沟河谷考察。经过鉴定,其中含纯金87.5%、白银7.9%,其他杂质4.6%,于是他纠集一伙俄人越过黑龙江来中国窃采黄金,中国的大批华人也来窃采,最多时达到一万多人,仅1883年至1884年两年就盗采21.9万余两,在此期间黑龙江将军文绪就多次上奏朝廷要求自行开采,直到1887年新上任的黑龙江将军恭堂奏请清政府主张及督办漠河金厂,清政府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指令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调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主持办理,李金镛经过实地考察后,于1888年10月正式上山开矿,创办漠河金厂,仅1889年清政府从这里获得黄金达两万两,1895年获5万多两,由于李金庸的清政廉洁,不辞辛苦,苦心经营,老沟的黄金开采达到了顶盛时期。

1890年 ,李金镛病故,创办的漠河金矿达到了清政府的办矿宗旨----兴利实边。经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光绪帝恩准,在漠河上道盘(今金沟林场所在地)附近为李金镛建聂氏宗祠一座,祠堂内有木雕像一尊,以木结构建造,至民国末年被毁。1997年在遗址上,以原来的结构方式对祠堂、胭脂亭进行复建,祠堂内设有李金镛牌位,生平及当时采金所使用过的工具。1900年俄匪入侵,漠河金厂解体,但在胭脂沟发现黄金距今100多年内,始终没有停止黄金开采,据不完全统计,1908年产黄金27万余两。1934年日本侵略中国,掠夺黄金11.76万余两。日伪时期,漠河金矿统归满洲采金株式会社漠河作业所开采。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满军区参谋长洪学智与后勤部长刘炳华,在黑河地区组织开发金矿,在漠河设立了金矿三分局,辖老沟、富克山两个支矿。

当代发展

1982年,国地联办老沟金矿,1983年8月1日并入成立的漠河市黄金公司。1983至1990年,漠河县累计生产黄金42686两,后因沙金开采污染环境,漠河县政府停止了沙金的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漠河黄金开采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胭脂沟老沟河金矿投资建设了100升中型机械淘金船两艘,1989年至90年产黄金2.5万两,90年以来,允许私人开采黄金后,引进湖南小型采金船来此采金。胭脂沟的金矿于1989年建成投产,1990年黄金产量为4433295两。 除1987年受5.6火灾的影响外,年年超产,经济效益较好。截至2017年,老沟金矿1号船,单船产量突破2000两,老沟金矿有职工137人,矿址上有砖木结构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材料库、机修车间、发电站,有独立的财务、材料后勤、行政等矿务机构,整个矿区除了生产用地之外还有李金镛祠堂遗址,埋葬了5国500多名妓女的墓葬群、采金文化陈列馆、胭脂亭。

2005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李金镛祠堂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0年在胭脂沟旅游景点立碑明示。如今的胭脂沟已发展旅游产业,吸引了不少淘金游客。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胭脂沟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漠河县金沟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5'至122°34',北纬53°15'至53°22'之间,距离漠河县西林吉镇北43公里,北极村旅游风景区南32公里。

气候

胭脂沟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植被具有更生缓慢、生长期短特征,区域年平均气温-2.8℃,年有效积温1700~2100℃,无霜期为80~110天。年均降水量340-560毫米,80%集中于温暖季节。

地质构造

胭脂沟所处的大兴安岭属于褶皱带,隆起带。其南以西拉木伦河断裂为界分为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的早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和大兴安岭南段北东向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二连—贺根山构造带以北则是西伯利亚地区地台向南的增生带,包括大兴安岭北段的北东向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以及德尔布干断裂带北西侧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兴凯期增生造山带。

地形地貌

胭脂沟座落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富克山的原始森林中,是一条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至2公里的山沟,山沟呈西北、东南走向。胭脂沟位于元宝山下,元宝山位踞群峰山峡之中,山峡两翼高耸,中腹低凹,形状如元宝。胭脂沟中央常年流淌一条小溪,名曰“金沟河”。河长约7.5公里,水深盈尺,是额木尔河的一条支流。

自然资源

胭脂沟是中国四大金矿之一,胭脂沟的河床沙土黄金储量丰富。

生物多样性

由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胭脂沟野生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青杨、柳树等。

景区布局

胭脂沟位于漠河市金沟林场,是一条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至2公里的山沟,西北、东南走向。金沟林场北面山坡的聂氏宗祠中供奉着当年创办漠河金矿的首任督办李金镛。顺着胭脂沟的沟系向西北走就是妓女坟,是清未年间单独为妓女建造的墓地。墓地共约9万平方米,坟前无墓碑标志,亦不知埋葬妓女的姓氏家乡生卒。此外,胭脂沟还拥有采金文化陈列馆、胭脂亭、太平沟镇城门、慈禧太后行宫、胭脂湖小水库、太平沟古镇等景点。

重要景点

李金镛祠堂

李金镛祠堂位于漠河金沟林场长满樟子松落叶松的山坡上。建于1998年,2005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将曾经有的李金镛祠堂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漠河市人民政府扩建了李金镛祠堂。在这个省级文物保护碑碑阴,铭刻着下述文字:李金镛祠堂,位于漠河县金沟林场场址西侧北山坡上,占地一万五千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一万平方米。该祠始建于清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年),架木为之,至民国末年被毁。为纪念这位漠河采金鼻祖,一九九七年漠河县人民政府在原址上重建聂氏宗祠,风格为明清仿古式、后又设立金圣碑和石狮。该祠堂铭记着百年前李金镛奉命率众人穿密林,越高山,涉激流,历尽艰辛,创办了漠河金矿,乃至把自己神魂永远留在他的最后驿站-漠河。

太平沟镇城门

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风格建筑,门上匾额正面大书“东方金城”,背写“兴东要塞”八个大字。当时的城门上高悬着的黄龙旗,以展示大清国威。

慈禧太后行宫

位于太平沟西侧,是按照传说构思建设的。相传当年督办衙门听说慈禧要来避暑,便重金聘请高人设计太后行宫,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并动用库金购置建设行宫所用材料,但由于慈禧太后未成行而没有开工。

胭脂湖小水库

波平如镜,清澈见底,湖中游鱼成群,即可观赏又可垂钓,可尽情品尝天生的绿色食品,湖边小瀑布飞流直下。

太平沟古镇

位于萝北县城西北部,与美国西部淘金热齐名的中国历史上的“观嘟金潮”(观音山——嘟噜河)就源于此。此地沟道纵横、黄金满地,淘金者纷至沓来。清同治年间,清政府把镇压太平天国所俘虏的太平军发配到这里淘金,因此而得名。

其他看点

妓女坟

顺着胭脂沟的沟系向西北走就是妓女坟,是清未年间单独为妓女建造的墓地。墓地共约9万平方米,埋葬了当年来自5个国家达500名之多的妓女,坟前无墓碑标志,亦不知埋葬妓女的姓氏家乡生卒。通往坟地的山路铺满了木板道,还有休息的亭子。

漂流河

胭脂沟漂流河位于太平沟下游入黑龙江处,有一段约一公里长的漂流河,落差20多米,共分三段每段落差7-10米,可乘大伐俯冲而下。

开发与保护

2005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李金镛祠堂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0年在胭脂沟旅游景点立碑明示。

相关文化

相关传说

发现黄金

传说1877年,一位鄂伦春老人在此葬马掘穴时,发现了许多金苗,并在老沟河河底捞起一把河沙,河沙中金沫几乎占了一半。老沟河金苗丰富的消息很快在俄罗斯的阿穆尔州、西伯利亚、中国的黑龙江等地传开。一个名叫谢列特金的俄国人便带着寻矿师,偷偷地来到老沟河谷考察。经过鉴定,这里的金苗中纯金含量在87.5%、白银7.9%、其它杂质4.9%。谢列特金兴奋得几乎疯狂,这是一座多么罕见的富矿阿,于是他纠集一伙俄国人越过黑龙江来中国窃采黄金,中国的大批华人也来此非法采金,最多时这里达到五、六万人。大规模的盗采活动,迎合了俄罗斯帝国的扩张野心,沙俄金匪纷纷而来,设立了机构,又制定法律,征收“捐税”,建立教堂和其他公共设施,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殖民秩序,即所谓的“热尔图加共和国”,俄人毫不掩饰地称它为“阿穆尔的加利福尼亚州”。

诗词作品

影视作品

历史人物

李金镛(公元一八三五-一八九零),字秋亭,号翼御,江苏无锡人,清二品衔吉林省候补道,督理黑龙江等处矿务观察使,后诏赠内阁学士,国史馆立传,建专祠享祭。漠河李金镛专祠准立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一九三五年颓毁,同年七月漠河村民集资重建,一九六六年“文革”时期被毁,一九九七年漠河县再建于胭脂沟,二零零七年扩建。

参考资料

特色小镇发展.中国城镇化促进会.2024-07-12

慈禧太后胭脂沟.cnair.2024-07-12

..2024-07-12

【文化园地】清代漠河史话——老金沟“淘”金记.澎湃新闻.2024-07-12

胭脂沟:传说是当年慈禧太后御封.央视网.2024-07-12

发现】漠河“胭脂沟”的老金矿.中国有色网.2024-07-12

慈禧太后胭脂沟旅游.新浪旅游.2024-07-12

..2023-12-20

漠河旅游景点简介 漠河是天然形成的原生态湿地.闽南网.2024-07-12

追着极光跑丨漠河旅游打卡地,你最喜欢哪一个?.黑龙江频道_新华网.2024-07-12

慈禧太后行宫.新浪旅游.2024-07-12

胭脂湖小水库.新浪旅游.2024-07-12

太平沟古镇.新浪旅游.2024-07-12

闯关东.豆瓣电影.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