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他的首次远洋探险中,意外地抵达了美洲大陆,但是他本人当时误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印度

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帝国国王提出他的航海计划,并且寻求财政支持,但遭到拒绝。第二年,哥伦布移居西班牙,同样向西班牙国王请求财政支持,也遭到拒绝。此后,他还向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结果都遭拒绝。1492年,哥伦布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同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尼尼亚”号、“平塔”号和“圣玛利亚”号这3艘轻快帆船,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从费罗岛启程。船队在10月12日到达距离美洲大陆不远的一个群岛,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船队继续向南,于10月28日发现了古巴,12月27日到达海地。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宣布自己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之后,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于1493年9月、1498年和1502年进行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远航,先后到达多米尼加共和国岛、瓜得罗普岛、安提瓜和巴布达、维京群岛的波多黎各特立尼达岛委内瑞拉海岸以及巴拿马共和国一带,他将所登陆的陆地和海域一一作了详细的记载。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对美洲的发现,顺应了欧洲资产阶级掠夺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要求。美洲的发现和殖民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扩大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同时,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在拉丁美洲建立起殖民奴役制度,给美洲原住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历史背景

14、15世纪,欧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笔直远航会掉入深渊”的传说,进而开始相信地圆说。15世纪末期,欧洲已经形成比较强大的民族国家,如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任何事业都可以在国家的赞助下进行。当时的天文地理知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古希腊地理学家的地圆学说日益流行,在航海方面,欧洲的造船技术得到了很大改善,过去那些只适用于地中海航行的旧式三角帆,已经被新式的多桅、多帆的大型海船所替代。这种新式海船船舱宽、航行速度快、安全性能好,很适合远航。

中国发明的罗盘针在欧洲已经得到了应用,在大海中航行可以不迷失方向,这使远程航海成为可能。同时在欧洲出现了一批敢于冒险的航海家和赞助者。很多探险家和航海家此时都准备去寻找通往东方印度和中国的航线,期望获得黄金和财富。在新航路的发现中,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

1452年9月22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出生在热那亚足球俱乐部。虽然父母从事的是毛纺手工业,但是哥伦布却自幼热爱航海冒险,因为他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得知,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他无限憧憬着那个世界。20岁左右时,哥伦布就已经跟随船只到过欧洲沿海各国,熟悉了大西洋东部海域的航路。尽管当时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完备,但是哥伦布却坚信这一点,并且宣称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直接到达亚洲印度,以及其他东方国家。

发现过程

前期准备

1484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葡萄牙帝国国王提出他的航海计划,并且寻求财政支持,但遭到拒绝。第二年,哥伦布移居西班牙,同样向西班牙国王请求财政支持,也遭到拒绝。此后,他还向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结果都遭拒绝。

因为当时许多人并不相信地圆说,他们把哥伦布当成江湖骗子。而且当时欧洲通过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茶叶、丝绸、瓷器和香料等东方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阻挠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从他1484年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同意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哥伦布花了8年的时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并和哥伦布提出了一些条件,如无论哥伦布发现或取得哪些岛屿和大陆,都归西班牙国王统治;这些领地所出产或交换所得的物品,如黄金、香料等,十分之九归西班牙国王所有。哥伦布全部答应后她才同意哥伦布的计划。

到达美洲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尼尼亚」号、「平塔」号和「圣玛利亚」号这3艘轻快帆船,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从费罗岛启程了。经过60多天的航行,船队终于在10月12日到达当地美洲原住民所称的瓜纳哈尼岛,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以为是印度)。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海员们的簇拥下登上了该岛。

哥伦布向海员们宣布自己已经是该岛的总督,并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哈马群岛。船队继续向南,于10月28日发现了古巴,12月6日哥伦布船队进泊海地岛最西端的圣尼古拉港口湾(印第安人称海地岛为波希奥岛,哥伦布取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在那里,他没找到黄金和香料,只看到一些十分落后又原始的美洲原住民与原始丛林。不过,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用从西班牙带来的小玩意,在印第安人那里换得了很多土特产。当哥伦布要继续寻找更多财富的时候,舰队中的旗舰在海地触礁沉没。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海地岛留下了几十个人,以示对该岛的占领,然后决定带着一些黄金和10个印第安人返回西班牙。

返程

1493年1月15日,哥伦布的船队开始启航回国,并于3月16日返回西班牙。由于返航时间为冬季,在西风的帮助下,他们只用了60天就走完了航程。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后,向欧洲人宣布他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并且说那里是盛产黄金和香料的好地方。船队带来的一点财富和10个美洲原住民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得到了国王的礼遇,成为西班牙的贵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这次航海,是人类第一次成功横渡大西洋。

重返美洲

为了获得更多黄金和香料,哥伦布于1493年9月25日再度从加的斯港出发。这次他带着2000多船员和17艘大船,规模比第一次航海要大得多。11月3日,哥伦布船队先后发现了多米尼加共和国岛、瓜德罗普波多黎各,然后驶达海地。在这里,他们修建了伊莎贝拉城堡,建立了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地。至此,西班牙人开始大肆掠夺美洲原住民,让他们为自己开采金矿和其他财富。1496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返回西班牙

第三次到达美洲

1498年5月30日,哥伦布再次率领船队出发,进行他的第三次远航。这次船队分两组,一组直接抵达海地,另一组在哥伦布的带领下经过佛得角群岛,不久发现了特立尼达岛。8月5日,哥伦布在委内瑞拉的一个岛屿登陆,欧洲人第一次登上了南美大陆。但是由于留在海地的西班牙人内部发生了矛盾,在争斗中,哥伦布和他的弟弟被强行押回西班牙。

第四次到达美洲

1502年4月3日,哥伦布第四次扬帆出海,进行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远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希望通过这次航行,从古巴和帕丽亚半岛之间的海面上找到通往印度的航道。这一次,哥伦布发现了马提尼克岛。然后,哥伦布经过牙买加中美洲进发,越过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最后抵达巴拿马共和国。但是哥伦布最后还是无奈地返回了西班牙

事件结果

由于哥伦布所到之处黄金不多等原因,他并未给西班牙国库带来巨大收人,也未能使自己成为巨富,反而遭到西班牙贵族的忌恨和排挤,也受到国王的冷落。同时,长期的航海生涯给哥伦布的身体带来了很大损害,他已经无力再进行新的航海了。1506年5月20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病逝于西班牙的瓦里阿多里德城。

后来,一个叫阿美利加·韦斯普奇的意大利学者,前往哥伦布“发现”的土地上考察,结果发现,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根本不是东方的印度,而是一片不为人知的“新大陆”。1507年,德国教授马丁·华尔西穆勒绘制世界地图的时候,遵照阿美利加的说法把这块“新大陆”命名为“阿美利加洲”,把哥伦布最初到达的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之间的岛群则称为“西印度群岛”。虽然哥伦布没有如愿完成环球旅行,向众人证实地球是圆的,但是也在全世界赢得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荣誉。

相关影响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对美洲的发现,顺应了欧洲资产阶级掠夺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要求。美洲的发现和殖民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扩大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同时,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在拉丁美洲建立起殖民奴役制度,给美洲原住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并探索新大陆的成功,促进了两大洲之间不同文化的交融与民族的融合,催生了一个新的文化和种族共同体。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威廉·福斯特所言,“美洲的发现对人类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新世界的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但从整体上看,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过程。

事件评价

正面评价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双方孤立发展毫无联系的状况,两个被称为‘新世界的文明’在殖民主义的隆隆炮声中相会了。(《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人类交往》彭顺生评)

哥伦布的航行,使新旧大陆开始了正常的接触,交往发展迅速,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了无法计算的巨大影响。可称为新旧大陆正规交往的里程碑。(《关于哥伦布航行文献》万心惠评)

哥伦布“发现”美洲引发了流向拉丁美洲地区的国际人口迁徒浪潮,推动不同人种和民族在拉美地区的混杂和融合。(《世界历史》评)

反面评价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作为一个人来说是残酷而又贪得无厌的,作为一个海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来说是不称职的,他是15世纪欧洲人的缩影。(畅销书《征服天堂》的作者柯克帕特里克·塞尔评)

哥伦布1492年的地理大发现带给拉美土著美洲原住民的是长达150年的“种族屠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委内瑞拉前总统乌戈·拉斐尔·查韦斯·弗里亚斯评)

相关争议

哥伦布的发现也引发了诸多争议。首先,哥伦布对到达地区的地理和文化认知存在误差,他误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印度,并将当地原住民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这种命名不仅不准确,还导致了后来对美洲原住民的一系列误解和歧视。其次,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探险活动对当地原住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文化冲突、疾病传播和人口减少等。这些影响至今仍在美洲原住民社区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此外,关于哥伦布是否是首位到达美洲的欧洲人也存在争议。一些历史研究表明,在哥伦布之前,可能已经有其他欧洲人或亚洲人到达了美洲。关于谁是首先“发现”美洲大陆的人,在1982年底联合国讨论纪念哥伦布1492年10月“发现”美洲500周年活动时,曾引发了一场辩论。冰岛代表团提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并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人,早在公元1000年,挪威航海家莱夫·埃里克松(而非“列夫·阿列克辛”)就已经踏足美洲大陆。此外,爱尔兰代表团也表示,在哥伦布之前,有爱尔兰传教士也曾到访过美洲。

关于中国人是否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议题,在西方汉学界也有长期的讨论。自18世纪中叶以来,这一话题已被探讨超过两个世纪。1752年,法国汉学家杜赫德基于《文献通考》第327卷中有关扶桑国的记载,提出了中国人可能是最早到达美洲的假设。1761年,杜赫德在其著作《中国人对美洲海岸的航行及对居住在远东几个民族的研究》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所谓的扶桑国实际上是今天的墨西哥,并提出早在公元5世纪,中国僧人慧深可能已经访问过该地区。

轶事趣闻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远航归国,受到西班牙全国英雄式的欢迎。他被王室待若上宾,女王还赐给他一件崭新的海军元帅战袍。但有些贵族并不服气。一天,哥伦布应邀参加西班牙一个贵族为他举办的宴会。一位傲慢自负的名流对哥伦布说:“你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大陆,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哥伦布没有说话,从碟子里拿出一个鸡蛋,对这伙傲慢的家伙说:“先生们,你们当中谁能把这个鸡蛋竖直立起来?”他们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时哥伦布拿起了鸡蛋,看了看这伙自负傲慢的人,然后把鸡蛋的一头轻轻地往桌子上一磕,鸡蛋壳被磕平了一小块,鸡蛋便直立在桌子上了。那伙人见了非常吃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对他们说:“先生们,还有比这更简单的事情吗?可是你们没有人去做。我只是做了你们没有做过的事情。”

参考资料

..2025-01-17

哥伦布.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21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7

“发现美洲”者之比较研究——兼论哥伦布在两个文明汇合中的地位和作用.知网空间.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