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庄松林

庄松林

庄松林,1940年8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阳,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委员,中国兵器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

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79年赴美访问研究;198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优秀突出贡献回国人员荣誉证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庄松林长期从事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光电子学的研究。

人物经历

1956年9月—1960年6月,庄松林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获学士

1960年9月—1962年9月,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就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获硕士学位。

1979年9月—1982年1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获光电子学博士学位。

1983年1月—1988年1月,担任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所长。

1988年1月—1992年1月,担任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

1995年1月—,担任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学术著作

截至2018年9月,庄松林著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光学传递函数》一书。

科研项目

截至2018年9月,庄松林领导了多项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科学仪器重大设备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机械电子工业部及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

教育理念

庄松林治学严谨,敢为人先,产学研成果丰硕,他认为,做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把教学放在第一位。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培养对社会有贡献对经济建设有贡献的人才。此外,庄松林还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9月,庄松林亲自指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有100余名,其中学生郭汉明、耿滔二人的博士论文于2009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许多毕业生在中国国内外光学工程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

科研成就

庄松林长期从事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光电子学的研究,多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多项荣誉奖。他设计了百余种光学系统及仪器,是国内率先开展光学系统CAD的研究者。

主持完成了国内的光学仪器设计软件系统。在光学像心理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开展了工作。他对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及彩虹全息技术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被誉为“现代白光信息处理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在复物体地位相恢复研究中提出多种光学方法,开创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所研制的CdSe(硒化镉液晶光阀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梯度折射率光学材料、光栅衍射矢量模态理论、高速光学多通道模/数变换和光容新无源期间和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等研究中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著有《光学传递函数》一书。

1980年在美国与人合作,提出了多通道白光信息处理系统,对现代白光信息处理作出重要贡献,其中彩色图像黑白编码技术被美国物理研究所评为1980年重要成果之一。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庄松林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计量大学名誉校长、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和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荣誉教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委员、中国兵器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人物评价

庄松林是中国国内率先开展光学系统CAD的研究者,被誉为“现代白光信息处理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中国工程院评)

庄松林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做学生的引导者。

参考资料

庄松林院士:“追光”半个世纪,只为科研报国.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官网.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