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臭蝽

大臭蝽

大臭蝽(食虫类:Pentatoma rufipes),又名蝽科,是半翅目蝽科昆虫。大臭蝽的小盾片两基角处各有1个近椭圆形的暗绿色大斑,具光泽。前翅膜片淡黄,透明,稍长过腹末。侧接缘外露,具细刻点。足黄褐或棕褐或黑色。腹部腹面暗红褐色。

大臭蝽在中国分布于湖南(湘南)、辽宁省甘肃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此外,也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大臭蝽栖息于树枝或枯叶中,对其防治可采取人工捕捉、喷洒农药的方式。

形态特征

体长24-28mm,宽12-15.5mm。成虫椭圆形,淡黄褐色略带红色光泽,体背布有小黑点。头侧叶长于中叶,并在中叶前方会合;触角基部2节棕褐色,端部3节褐色;喙较短,仅达前足基节间,黄褐色,末端黑色。前胸背板及小盾片红褐色,前胸背板前侧缘外拱,锯齿状,侧角稍伸出,末端钝,略向后指。小盾片两基角处各有1个具金属光泽的肾形黑斑。腹部灰紫色,侧接缘不外露,腹下红褐色;足棕褐色,腿节端部背面黑色,胫节背面有纵列小黑点。前翅膜片淡黄,透明,稍长过腹末。

分布地域

大臭蝽在中国分布于湖南(湘南)、辽宁省甘肃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江西省四川省、台湾、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等地。此外,也分布于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生活习性

大臭蝽栖息于树枝或枯叶中,若虫、成虫刺吸为害泡桐、梧桐、油桐、板栗、木荷白栎、桃、杏、李、枇杷、梅等林、果木的叶片、嫩梢、果实汁液。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4月中、下旬见成虫。

防治方法

对大臭蝽的防治可采取人工捕捉、喷洒农药的方式。可于成虫越冬期,在集中发生地进行人工捕捉。夏季在炎热的中午前后,该虫多群集于被危害树木枝干背阴处,也可采取人工捕杀。

参考资料

臭大姐的“远亲”是高超的猎手?仲夏猎蝽正旺时.人民网.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