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市长
《陈毅市长》是一部1981年上映的电影,由黄佐临、罗毅之和傅敬恭执导,沙叶新编剧,魏启明和章非等人主演。影片讲述了1949年5月,上海市解放后,陈毅同志带着满身的战火硝烟出任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的故事。
剧情简介
电影讲述了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带着战火硝烟的陈毅(1901年—1972年)在第二天,便以市长的身份接受了以中国国民党代市长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官员的投诚。
当时的旧上海,满目疮,积难重重,工厂倒闭,商店关门,粮煤奇缺,失业人口剧增等,刚解放的上海确实是个烂摊子。
陈毅以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依靠工人阶级、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
6月中旬的一天,陈毅带领工业局长顾充到国华纱厂经理傅一乐的家中,借赴宴的机会,深刻地阐述了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政策,使这个对共产党抱着怀疑、观望态度的民族资本家理解了党的政策,增强了经营纱厂的信心,为恢复生产尽了自己的力量。
秋天,上海市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场开业了,陈毅市长亲临现场了解情况。当得知市民缺乏盘尼西林等药品时,他夜访化学工业专家齐仰之,与之共商试制盘尼西林、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大计。
陈毅在工作中,事事以革命利益为重。为减轻国家负担,他说服自己的老丈人从上海返回了家乡。军长童大威犯了错误,他毫不留情的给予严厉的批评;而对于新闻发布处副处长魏里的一次差错,他则耐心进行团结教育。
1950年,他借旧历年的机会,带着傅一乐到工人徐根荣家拜年,用工人吃豆渣的事例教育了傅一乐,调整了劳资关系。
初夏的一天,他又以“比伤疤”的生动事例,教育了居功自傲、向党伸手的师长彭一虎。就这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陈毅为上海市的复兴与发展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当全市市民兴高采烈欢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陈毅接受党中央指示,调离上海。他以更加高昂的革命姿态,又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幕后制作
影片由舞台剧改编,保留了原话剧十场戏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但又突破舞台框框,使戏剧场面电影化。在陈毅形象的塑造上,创作者不从模仿外形上入手,而从自我出发,主张用“低调”,不去“表演”,力求演人,不演“神”,从而成功地展示了陈毅的气质、广阔襟怀和乐观主义风采。
该片在情境与性格对比上十分强烈,它充分地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对比,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矛盾与人物关系中,人物一出场就进入真正的戏剧性情境。
主要演员牢牢地把握住了每场戏的戏核,准确、具体地扣住了人物的心理动作,在生动地细节和语言处理上,着意刻画,力求传神,极富表现力,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的性格与精神。
影片注重情境与人物性格的强烈对比,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矛盾和复杂的关系中,并细致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的性格与精神。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大众评分
截至2024年1月15日
参考资料
陈毅市长.四川东燃.2024-09-21
上海市首任市长为什么是陈毅?这个城市到底有多么特别?.搜狐军事.2024-09-21
陈毅市长.海上电影.2018-10-21
陈毅市长 (1981).豆瓣电影.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