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金属研究所,于1953年在辽宁省沈阳市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创建者是物理冶金学家李薰。1999年5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截至2025年4月,所长为刘岗研究员。
金属研究所在高温合金、钛合金、特种合金、钢铁、铝合金、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等先进结构材料领域和纳米材料、碳材料、磁性材料、生物材料、能源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领域,开展材料的成分设计、结构表征、制备加工、性能测试和使役行为研究。
2017年,国家科技部依托金属研究所建立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这是我国首批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2019年,金属研究所成立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致力于提升中国重点工程先进材料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制备能力。2020年,金属研究所成立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开展材料腐蚀基础研究及重大工程腐蚀防护技术研究。2024年,金属研究所重组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开展定向性基础研究和建制化技术攻关。此外,金属研究所还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金属研究所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10年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历史沿革
1951年-1953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筹建。
1953年,周恩来总理签署任命通知书,任命从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归来的李薰博士为金属所所长。
1953年-1957年,金属研究所主要为钢铁冶金工业服务,研究领域为金属物理、冶金物化、金属加工、选矿、耐火材料、金相技术、化学分析。
1957年-1966年,金属研究所开辟了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金属陶瓷等研究领域。
1970年-1977年,金属研究所隶属冶金部。
1978年,金属研究所回归中国科学院管理。
1982年,以金属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有关研究室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1985年-1993年,金属研究所先后建立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5年,金属研究所成立了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6年,金属研究所成立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999年,原金属研究所与原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成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
2001年,金属研究所成立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2002年,金属研究所成立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2011年,金属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
2015年,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7年,国家科技部依托金属研究所建立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这是我国首批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
2019年,金属研究所成立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致力于提升我国重点工程先进材料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制备能力。
2020年,2020年,金属研究所成立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开展材料腐蚀基础研究及重大工程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2022年,金属研究所举办了首届“特别研究助理卓越奖”评审会。
2024年,金属研究所重组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开展定向性基础研究和建制化技术攻关。
研究领域
研究队伍
院士专家
金属研究所拥有两院院士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5日。
博士生导师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5日。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5日。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5日。
其他
截止2025年4月,金属研究所拥有研究员200人,副研究员44人。11名科学家在15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65名科学家在58个国际期刊担任学术职务。
设施资源
仪器设备
截至2024年4月,全所拥有总值约2.6 亿元的检测分析仪器,其中 50 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有110余台套。中心检验检测能力覆盖各种冶金产品的化学、力学、热物性能、无损等10个技术方向。
馆藏资源
金属所图书馆建立于1953年,现有馆舍面积353㎡,包括中文书库1个、西文书库1个,过刊库2个,阅览室1个。
图书馆文献资源形式包括电子文献和纸本文献。藏书范围侧重于材料与工程、金属与工艺以及腐蚀与防护等方面,包括国内外书籍、连续出版物、资料、工具书等。本馆还收藏专业手册及标准、丛书丛刊,有些属于国内独版。馆藏专业书籍约12万册、期刊2500种、60余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包括: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类全文文献资源、国内外主流文摘数据库、材料学相关性能数据库,实现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多样化。
领导成员
行政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5日。
党委
党委书记:陈星秋
党委副书记:卓君臣
党委委员:刘岗、黄粮、汤素芳、马英杰、王培
党群与监审部主任:王殿珊
党群与监审部职员:苏咏梅、赵宇、刘忠丽、张孝楠、杨毅、黄进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5日。
历任所长
机构设置
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金属研究所第十二届学术委员会组成如下:
主 任:戎利建
副主任:陈星秋 吴欣强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京阳 王俭秋 卢 磊 戎利建 成会明 刘 伟 刘 岗 汤素芳 孙晓峰 杜 奎 金海军 李秀艳 李昞 李瑛 李殿中 杨 锐 肖伯律 吴欣强 张 兴 张哲峰 张 健 陈星秋 宫 骏
学术委员会学术秘书:
黄粮、孙明月、都祥元
学位委员会
金属研究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如下:
主 席:刘 岗
副主席:吴欣强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京阳、卢 磊、刘 岗、刘 畅、汤素芳、严 伟、杜平武、杜 奎、李金国、李 昺、李殿中、
杨上峰、肖伯律、吴欣强、宋影伟、张哲峰、张 健、陈星秋、金海军、雷家峰、谭丽丽
科研道德委员会
科研道德委员会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成会明
副主任:谢光锋
成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颖澈、王俭秋、王殿珊、孙东明、孙明月、李 扬、关德慧、杜 奎、罗 东、都祥元、黄 粮、雷家峰
科研道德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
对全所科研诚信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主要包括:推动科研诚信相关制度建设;审议科研诚信行为规范;审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细则;监督科研诚信相关制度执行;对我所科研不端行为的问题线索组织核查等。
科研部门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下设材料动力学研究部、材料结构与缺陷研究部、纳米金属材料研究部、陶瓷及复合材料研究部、先进炭材料研究部、生物基材料与仿生构筑研究部、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部、先进钢铁材料研究部、联合研究部、材料设计与计算研究部、轻金属材料研究部、大湾区研究部、材料力学行为研究部等研究部门,以及国研中心办公室、国研中心项目管理办公室、技术支撑部等部门。
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
下设高温结构材料研究部、轻质高强材料研究部、特种合金研究部、材料制备与加工研究部、材料表面工程研究部、材料服役行为研究部、前沿材料研究部。
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
下设腐蚀基础与前沿、自然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站)、腐蚀控制技术与工程研究部等部门。
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1994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依托,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建设的国家级研发中心。中心的发展目标:以材料科学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需求为导向,开展材料科学高新技术研究,为社会各界提供新材料研发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快实现研究成果转移和产业化。
中心主要开展合金设计、材料加工与模拟、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发的材料包括:高温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钢铁、特种合金及复合材料等,研究成果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舰船、能源、交通和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
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基础上,1996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的。2000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并正式命名。
“中心”先后取得了ISO9001、ISO14000、ISO18000管理体系证书、国家化工防腐一级施工资格证书、高新技术产业证书、重合同守信用单位、AAA级信用单位等资质证书。
“中心”开展金属腐蚀技术及产品、防腐工程、防腐仪器仪表的开发、技术咨询、服务、转让;防腐蚀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多年来先后研制出国家级新产品,包括腐蚀监控测试仪、FX—IPN防腐涂料、发泡镍、氢氧化亚镍。
管理部门
行政事务部
主要职责:重要会议、活动的组织与会务工作,政务信息的综合处理,对外联络、文电处理和综合协调,科学传播与普及,信息化建设,综合档案管理,文书管理,信访,车队管理,督办所务会决议执行情况、所综合行政事务管理等。
党群与监审部
主要职责:党务工作,组织与党员管理,党的宣传,统战工作,工会、群团工作,督办党委会决议执行情况等;监督检查,内部审计,举报案件处理等。
科技发展部
主要职责:科技发展规划,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各级科研平台管理,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院地合作,产业联盟与学会协会管理,横向课题与供货合同管理,技改项目管理、军民融合工作,科研经费管理、科研信息统计等。
人事人才部
主要职责:人力资源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人事与人才工作,干部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离退休工作等。
研究生部
主要职责:研究生招生、学籍、教育、学位、就业管理等。
财务资产部
主要职责:经费的预算和决算,财务综合分析,经费的日常收支、核算和管理等;房屋、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经营性资产管理等。
安全与质量部
主要职责:安全生产、安全保卫,职业卫生、环保、防汛等管理;保密体系运行与维护等;质量体系运行与维护,标准化管理等。
基建与运行保障部
主要职责:园区规划、建设项目管理及运行维护,物业、餐饮、卫生服务管理,人才公寓及房产管理等。
支撑部门
分析测试中心
主要职责:分析测试平台服务、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开发、公共分析测试平台建设及其他任务。
和报文献中心。
负责期刊初版及图书馆相关工作。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5日。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获奖
自1985年国家实行新的科技奖励制度以来,金属所共荣获各类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三大奖60余项(技术发明奖15项,自然科学奖28项,科技进步奖18项)。仅“九五”期间就获得国家奖12项(技术发明奖3项,自然科学奖4项,科技进步奖5项),所涉及的学科方向包括钢铁材料、高温合金、钛合金、纳米材料和技术、特殊环境材料、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材料的结构、性能与表征、材料新工艺等。其中,“五次对称性及Ti-Ni准晶相的发现与研究”突破了传统晶体学理论认识,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多孔气冷铸造一级涡轮叶片的研制与推广”和“冶金矿山潜孔钻具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究”获重要应用和巨大经济效益,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论文
“九五”以来,金属研究所每年发表论文500篇左右,其中SCI论文200多篇。美国ISI评选出1980—2000年20年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47篇论文中,金属所占5篇,居全国首位。
专利
金属所共申请专利3400余件,获授权专利2200余件,约80%为发明专利, 20%为实用新型专利。2001年金属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经贸委确定为第一批全国企事业专利试点单位。
学术刊物
金属所主办/承办6种材料学科期刊,包括《金属学报》《金属学报(英文版)》(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简称AMSE)、《材料科学技术(英文)》(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JMST)、《材料研究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学报(英文)》(Corrosion Communications,简称CC),刊登国内外高水平、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综述等,学科特色突出,能反映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6种期刊均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其中,《金属学报》、AMSE、JMST被SCI、EI、Scopus等数据库收录,CC被ESCI、EI、Scopus等数据库收录,《材料研究学报》被EI、CSCD、CSTPC、Scopus等数据库收录,《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被CSCD、CSTPC、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金属学报》连续荣获十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期刊奖,包括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期刊奖、连续三届入选“全国百强科技期刊”、首届中国国家图书奖(出版单位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中文领军期刊项目。JMST进入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材料科学大类1区和TOP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期刊奖,获得第一届辽宁省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英文领军期刊项目。AMSE连续八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英文梯队期刊项目。
人才培养
师资力量
2015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拥有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材料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精品教育”的教育理念,拥有一支在国际学术界和工程产业界有重要影响的师资队伍。2025年4月,金属研究所拥有导师3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百余人,有14人在25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学科建设
材料学院涵盖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腐蚀科学与防护四个二级学科,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本学科获评A类学科,并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2022年US News材料科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10、国内第3。学院培养质量位居同学科前列,设立于1989年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是授予中国科学院在学研究生的最高荣誉,至今学院有39人获此殊荣,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学院共有11篇论文获奖。
金属研究所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包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腐蚀科学与防护4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建设
2025年4月,金属研究所在学研究生1400余人。
2009年,金属研究所研究生部刘敏、王晓斌、裴亢、李扬和周峰等五位同志共同完成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荣获中国科学院2008年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是金属研究所在研究生教学方面首次获得科学院的奖励。
2020年,金属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处主持的“材料学科研究生相关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考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两项工作,分别获得2019年安徽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对外交流
校所合作
2015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2023年5月17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川南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和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联合实验室。
企业合作
截至2025年1月,金属研究所合作企业达600余家,领域涉及装备制造、钢铁有色、航空航天、能源电力、石油化工、医疗卫生、轨道交通等行业,并且有一批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文化
形象标识
标识画面主体是英文字母IMR的一种组合,是英文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的缩写,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标识上方的三角形是材料科学中最基本的单元“四面体”(分别代表材料制备与加工,结构表征,材料的性能使用役行为)的转型,代表着研究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
标识主体采用栗色,沉稳中不失活泼,整体呈一种平稳向上的态势。
标识主体构图上以直线居多,象征研究人员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
精神使命
“三严”精神
金属研究所致力于养成科技人员科学研究的 “三严”精神,即“严格的训练、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已成为研究所的优良传统。
使命
创新材料技术,攀登科技高峰,
培育杰出人才,服务经济国防。
获得奖项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2025-04-0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企查查.2025-04-05
组织机构.中国科学院.2025-04-05
历史沿革.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70周年所庆.70周年所庆.2025-04-05
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院士专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叶恒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李依依.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柯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卢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李殿中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韩恩厚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化学分析主要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金所研究所.2025-04-05
力学性能检测主要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无损检测主要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金相分析主要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结构分析主要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腐蚀分析主要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热物性能检测主要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热力模拟及特种制备主要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学报文献中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现任所领导.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党委.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历任所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机构设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学位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科研道德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首页.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25-04-05
行政事务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党群与监审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科技发展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人事人才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研究生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财务资产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安全与质量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基建与运行保障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分析测试中心基本职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科研成果简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学术期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期刊介绍.金属学报.2025-04-05
About AMSE.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2025-04-05
About JMST.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s and Technology.2025-04-05
期刊介绍.材料研究学报.2025-04-05
期刊介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25-04-05
Aims and scope.Corrosion Communications.2025-04-05
学院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04-05
我所喜获2008年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我所两项教学工作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四川日报 | 工业强市 自贡三大产业集群跑出“加速度”.自贡网.2025-04-05
金属所形象标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金属研究所科研传统“三严” 精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金属研究所使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
获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