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诺幅克啄羊鹦鹉

诺幅克啄羊鹦鹉

诺幅克啄羊鹦鹉(Nestor productus),又称诺福克啄羊鹦鹉,是一种已灭绝的大型鹦鹉。这种鹦鹉体长约0.38米,以其漂亮的羽色和温和的性情而闻名。遗憾的是,由于过度狩猎和栖息地破坏,这一物种在野生状态下已经灭绝。

形态特征

诺幅克啄羊鹦鹉是已灭绝的大型鹦鹉,体长38厘米。喙突出。它们的羽毛呈橄榄褐色,颈部及胸部分别呈橙色及稻草色。头顶是深灰色,而脸颊从黄色到橙色不等,有时带有微红色。上体,包括翅膀呈黄绿色,比头顶部稍暗,背部后部是橙色或栗色,尾巴棕色。上胸部亮黄色,向下呈棕色和灰色,腹部和侧面呈橙红色。

分布范围

诺幅克啄羊鹦鹉仅分布在诺幅克岛和菲力普岛。

栖息环境

诺幅克啄羊鹦鹉既生活在地面上,也生活在高大的树上。

生长习性

诺幅克啄羊鹦鹉以开花的灌木和树木为食。

物种保护

威胁因素

诺幅克啄羊鹦鹉在1800年代中后期灭绝。栖息地丧失和狩猎被认为是主要威胁。

保护级别

诺幅克啄羊鹦鹉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灭绝(EX)。

动物学史

诺幅克啄羊鹦鹉是由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于1774年在诺福克岛发现的,并由约翰·雷茵霍尔德·福斯特(Johann Reinhold Forster)及他的儿子福尔斯特(Georg Forster)所描述,正式的描述则是由古尔德(John Gould)于1836年所进行。它们被狩猎作为食物或捕捉来作为宠物。自1788年至1814年间,诺福克岛成为了流放地,而1825年至1854年间则准备作为殖民地,诺幅克啄羊鹦鹉的数目随之而大大减少。它们于19世纪初就已经在野外灭绝,于1851年最后饲养的诺幅克啄羊鹦鹉亦在英国伦敦死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