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是2001年9月在并入该校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学术力量基础上建立的;2006年9月环境工程专业并入,更名为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2011年3月,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并入,学院更名为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学院;2014年1月,经所院调整重新更名为生物技术学院,成为研究教学型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已成为专业特色鲜明、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8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0人,有博士学位者47人,专任教师100%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博士占48%。目前有博士生导师8人,专兼职硕士生导师60余人。拥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6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1人。
学校简介
学院下设生物技术系、生物工程学系和蚕桑系,目前拥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蚕学3个本科专业。学院(蚕业研究所)自1979年和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有长期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积累,现拥有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动物界、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拥有养殖领域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有本、硕、博在校生近500人。
学院科研力量雄厚,长期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组织全国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在我国蚕桑科研和产业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16项、省部级奖励成果80余项。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建有农业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国家蚕桑育种中心、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蚕桑产品及食用昆虫风险评估实验室、国家种质镇江桑树资源圃、江苏省蚕桑资源基因库、江苏省畜牧学重点培育学科等7个部省级科研教学平台和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现有科研设施面积16000余平方米,教学实验室面积4200余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拥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流式细胞仪、遗传分析系统、蛋白质快速纯化系统、凝胶成像系统、TOC测定仪、比表面测定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此外,学院还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8个。
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院培养实验技能高、动手能力强、实用与研究型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院学生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大赛特等奖等等。有2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全院学生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两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
生物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科技大学的特色学院,在十余年的奋斗历程中,经过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院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群策群力,真抓实干,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
重点实验室与科研平台
• 农业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蚕桑育种中心
• 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国家种质镇江桑树资源圃
• 国家蚕资源保存中心
• 农业部蚕桑产品及食用昆虫风险评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