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业场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既廊房头条17号,位于天安门西南800米处,与国家大剧院遥相呼应,是一座融合当代文化、先锋艺术和科技创新展示的复合型文化艺术场馆。
场馆定位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廊坊头条中段,既大栅栏·北京坊的核心位置,是一座融合当代文化、先锋艺术和流行商业的复合型文化艺术商业机构。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致力于整合、输出国内外各类艺术资源,培养有生命力的青年艺术家,并举办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名人讲坛、文化论坛、艺术沙龙等。同时为高品质的商业公关活动提供有艺术气质和文化氛围的场所,如新闻发布会、品牌发布会、产品体验中心等。
场馆规划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约8000㎡,共为5层,地上四层为展览空间,地下一层为设备间,南北80米长,高18.82米,内部纵深方向设三个中庭,四周为三层回廊,屋顶设有巨大玻璃天窗,空间宽敞明亮,为各类形式的文化艺术及科技创意提供输出平台。
楼层规划
【一层】艺术活动中心
【二层】艺术展览展示
【三层】艺术展览展示
【四层】文化沙龙
活动类型
⑴文化讲坛
一个时代的思想在此交锋,建筑、文化、艺术、时尚、电影等各界名师大腕荟萃论道,用全面视角审视人类文明,以全新高度引领未来思潮。
⑵艺术展览
北京劝业场致力于展示当代最先锋的艺术,为先锋艺术家提供展示艺术的平台,为人们提供空间、提供话题、提供诸多交流的可能。
⑶先锋戏剧
北京劝业场四楼小剧场为国内先锋话剧与实验戏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为戏剧家提供迸发灵感的表演空间。
⑷艺术拍卖
艺术品拍卖传递着文化厚度与艺术价值,在商业交流的同时,将艺术融于生活,唤醒艺术品保护的意识,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
⑸品牌发布
北京劝业场为当代创新型企业提供人文化的展示空间,如各类品牌发布会、产品体验中心等,用艺术家的方式表现产品和品牌的文化个性。
⑹科技博览
北京劝业场重拾博览展示的接力棒,为中国及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提供展览展示平台。未来这里将融聚东西方人类智慧,成为向世人展现科技进步与文明成果的典范。
往期展览
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
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大栅栏新街景主会场
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
9月23日,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大栅栏新街景“新中势”艺术大展,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赤道,将昼夜均分,下午4:21,“秋向此时分”,意味着北半球正式进入收获的季节。约一小时后,在大栅栏·北京坊的北京劝业场内,一次关于当代中国本土设计的阶段性发展成果被呈现于世——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大栅栏新街景“大栅栏设计社区”在北京劝业场开幕,暨“心源设计心灵美学新中势”大展揭幕。
本次“心源设计-新中势”展集结了10年来在中式设计领域涌现出的卓越设计师和优秀作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在居住主张和生活方式领域的初步成果,是“新中式”文化思潮的集中展示,是一次“新中式艺术”的“劝业集”。
建筑特征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为1923年北京劝业场复建时的建筑,其设计者是我国近代第一批留学归国的卓越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沈理源先生。北京劝业场在设计时吸收了当时正流行于欧中的“新艺术运动”精神,在传统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做了因地制宜的创新。
2011年,由法国铁路公司的杜地阳(Jean-Marie)、铁凯歌(Etienne)、丹尼尔(Daniel)三位国际建筑师,担任这座建筑的修复之责,重塑北京劝业场的建筑风貌和人文精神。
建筑师介绍
杜地阳(Jean-Marie)——主要经历:卢浮宫的新规划、拉德方斯新凯旋门规划、巴士底狱歌剧院。
铁凯歌(Etienne)——主要经历:主持巴黎卢浮宫改造、巴黎车站重建、多哈亚运会运动之城摩天塔、首都博物馆、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
丹尼尔(Daniel)——主要经历:葡萄牙里斯本艺术馆、罗马展览中心、里昂车站、戴高乐机场换乘中心。
交通路线
地铁
您可乘坐2号线在前门站C口下,经地下通道沿煤市街南下约100米,到达西河沿街,行至中段到达我馆;8号线(在建)地下直通大栅栏·北京坊街区,根据导视到达我馆。
公交
乘5路;17路;66路;71路;622路;观光1线;特11路;夜18路;夜2路到达煤市街前门公交车站下车,北行约40米,到达廊坊头条,行至中段到达我馆。
停车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隶属于“大栅栏·北京坊”文化商业区(大栅栏·北京坊位于正阳门外,中轴线西,与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约100米,属首都核心区。其以北京劝业场为核心,划分为艺术源地、时空荟萃、艺品生活与文创部落四大主题区域,连接了北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是老北京的当代投影,却汇聚了时尚与创意的本土力量,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公共场域,让文化与艺术之光照进生活,让美的愉悦成为生活的常态。这里,是未来理想生活的新城市乐土,我们将之定义为中国式生活体验区。)可共享其约650车位,停车场入口位于大栅栏·北京坊沿煤市街路口。
前世今生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变迁时间轴
1905年:京师劝工陈列所,展览工业品为主,销售部分商品;
1908年,劝业场遭遇第一场大火,场址暂移广安门内大街路北;
1912年,“京师劝工陈列所”归属于民国政府工商部管理,将它改为商品陈列所;
191X年,再次失火;
1918年,第二次重建;
1920年4月15日,重新开张;
192X年,第三次失火,而此时的政府已无力修复,将其抵押给北洋军阀魏连芳,由他出资复建;
1923年,第三次重建开业,这次重建的建筑留存至今;
1928年,改为工商部国货陈列场,场址迁至前门箭楼;
1936年,国民政府将其划归给北平市政府,原址重修,正式更名“北京劝业场”,即“北平市国货陈列场”;
1949年,劝业场改为产销结合的个体经营场所,汇聚22个行业,180多个货摊,吃、穿、用、玩俱全;
1956年,改为国营商场,主销珠宝玉器、金属器皿、丝织刺绣、棉麻织品及土特产品等,同时出售日用百货、皮货、五金电器等;
1970年,改为信托商店;
1975年,“劝业场”易更牌匾,改为“新新服装店”,后又改为新新宾馆;
1995年,劝业场旧址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劝业场旧址作为“大栅栏街道”的一部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新新宾馆停业,北京劝业场开始全面修复;
2014年10月1日,北京劝业场以大栅栏新街景主展馆的身份,于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试开放;
2015年9月23日,北京劝业场正式重开门户,转型文化艺术中心,重担开文化风气之先的旗帜。
前身——京师劝工陈列所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的第一块精神基石始于1989年的维新变法,张之洞、高松如、刘坤一等兼采中西,文治武功,借着他们掀起的西学东渐风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劝工陈列所”,为官办的工艺局产品展销场,承担民族工商业的展示功能。
兴盛——北京劝业场
1936年,国民政府将京师劝工陈列所划归给北平市政府,原址重修,正式更名“北京劝业场”,即“北平市国货陈列场”。在内忧外患的岁月里,“劝业”二字寄托了一个时代实业图强的希望,意为“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
历史意义——老北京的城市记忆
北京劝业场曾引领京城商业潮流,是清末民初时期京城首幢大型综合商业楼,首设厢式电梯、游乐场、开敞式卖场。吸纳当时世界先进的建筑技术,采用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镶嵌”花瓶栏杆阳台等西式古典装饰,代表当时京城的最高建筑水平。与王府井集团的东安市场、菜市口的首善第一楼、观音寺街的青云阁并列为京城四大商场。陈宗藩先生这样描述北京劝业场:“层楼洞开,百货骈列,真所谓五光十色,人目迷“。
著名作家肖复兴是一位老北京,在他的记忆中,“劝业场共有四层楼,一楼售卖日用百货商品,这里书摊的书籍与别处不同,主要是《论说精华》、《尺大全》等应用书籍;二楼卖文物和特艺商品,还有苏湘刺绣和几家画像馆,肖像画家是王美,贾墨林等人,门口悬挂的大幅电影明星画像,如胡蝶、袁美云等;三楼有几家照相馆、理发馆、镶牙馆、广告社,还有弹子房、乒乓球社等,夜里灯火辉煌,笑语不绝;四楼是一个叫“新罗天”的小型剧场,经常演出评剧。“
昔年,北京劝业场的游艺场曾经是名角大家的舞台,架冬瓜演滑稽、郭筱霞说梅花大鼓、郝寿臣唱勾脸、连阔如说评书的地方。新罗天白天是鸿巧兰等人演评戏,晚上刘宝全说京韵大鼓,滑稽演员韩兰根在那里出演话剧《钦差大臣》。即使在战火硝烟的1935年,棋界名流胡兰荪、孙经存也还在劝业场二楼饮春园棋茶社对弈。
一次尊重历史的文保修复
2011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将北京劝业场明确为实施重点,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了一轮浩大的重塑修缮工程。本次重修,在尊重地方历史和地脉传承的基础上,整体保留了北京劝业场民国时期兴建时的建筑原貌,整个修复工程持续5年之久。
修复细节
现世——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
重开门户的北京劝业场,重担开风气之先的使命,转身为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以大栅栏为母体,依托大栅栏·北京坊中国式生活体验区,致力于国内外各类文化、艺术和创新思想的传播,输出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思潮,展现当下民族精神及艺术生活共生的潮流,再次成为中西交互的实验场。
参考资料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地址.百度地图.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