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彦仙

李彦仙

李彦仙(公元1095年—公元1130年)字少严,本名李孝忠,宁州彭原人,南宋抗金名将。

李彦仙生于宁州彭原,本名李孝忠,后来搬家到巩州。年青时胸怀大志,精通骑射。曾经在种师中部下,因立功被授予校尉。1126年,参军后补授承节郎。后因被追捕,改名李彦仙,投入河东军中,立功后再次补授为校尉。河东失陷后,李彦仙担任裨将驻守崤山、渑池。1128年,李彦仙设计收复陕州,被任命为知陕州兼安抚使,升任武节郎、阎门宣赞舍人。同年,李彦仙在中条山设下伏兵大败娄宿率领的大军,被授予右武大夫、宁州观察使兼同、虢州制置使。1130年正月,娄宿率领金军再次攻打陕州。李彦仙设计再次大败金军,后多次拒绝娄宿的劝降。由于弹尽粮绝,缺乏兵员补充,1130年十二月,陕州城被攻破。李彦仙率众继续巷战,负重伤后渡河逃出重围。在听到金人纵兵屠城后,投河而死,时年三十六岁。后被追赠为彰武军节度使,建庙商州,号忠烈庙。绍兴九年,又立庙于陕州,谥号“义烈”;乾道八年,赐谥号“忠威”。

李彦仙作为南宋初年的民族英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李彦仙在陕州的经守,却给了不可一世的金军以持久的打击,不仅对于阻滞西路金军攻势有很大作用,也极大提升了南宋军民的抗金信心。

人物生平

早年从军

李彦仙,宁州彭原人,本名孝忠,后来搬家到巩州。胸怀大志,结交的多是豪杰侠士。精通骑射。家住边境,临近敌境,每次出行都要暗中考察山川形势,有时看到敌人放牧,乘其不备,便盗取名马而归。曾经在种师中部下,云中之战,有斩首之功,被授予校尉。1126年,金兵南侵,各地郡县招募军队前去勤王,李彦仙率领一队人马参军,补授承节郎。李纲宣抚两河时,李彦仙上书指出李纲不懂军事,恐怕会贻误国事。朝廷看到后,命有司追捕,他在逃亡过程中,改名李彦仙,投入河东军中,因为刺探金军情况立功,再次补授为校尉。

担任裨将

河东失陷后,李彦仙逃回家乡,在路过陕州时,与太守李弥大讨论军事,深受器重,被留下来担任裨将,戍守崤山、渑池之间。金人再次侵犯汴京,永兴帅臣范致虚会合陕西军队前去救援,李彦仙拦住大军,说:“崤山、渑池道路险恶狭窄,大军无法通行,不如只带领一半军队前往,留下一半人马在陕西,可以作为后援。”范致虚听后十分恼怒,担心影响士气,将他驱逐出去。大军走到千秋镇,果然被金军击败,将士四散而逃。

当时李彦仙担任石壕尉,坚守三觜,人民争相依附。下令说:“我并非本地人,不像你们家室坟墓都在这里。现在我为你们防守家乡,如果你们不出力,金人来了,你们都难逃杀身之祸。”众人听后十分感奋。很快,金人便来进攻,李彦仙迎战,佯装失败,金人追击时,伏兵突然发动进攻,杀死一千余人,彦仙乘胜分兵四出,攻下五十多处堡砦。

收复陕州

1128年,李彦仙利用金人攻占陕州后,任用投降官员镇守,让他们招集流亡人士之际,暗中派人混进去,金人毫无察觉。随后,李彦仙率兵攻打南城,夜中派兵逼近东北角,先前派去的战士作为内应,里应外合,鼓噪而入,一举收复陕州。乘胜渡过黄河,在中条山扎下营栅,周围郡县纷纷响应,李彦仙分头派遣邵云等人攻下绛县、解县等城邑。官吏向各地发布文书,请求使用州官的印章,李彦仙说:“我以县尉的官衔到这里任职,就先用我的官印吧。”朝廷知道此事后,高宗对宰辅说:“最近听说李彦仙与金人作战,屡战屡胜,朕高兴得都夜不成寐。”当即任命他为知陕州兼安抚使,升任武节郎、阎门宣赞舍人。李彦仙积蓄军资,修筑城墙,加深城壕,加强战备,并且将自己的家眷全部接来,说:“我以家殉国,与城池共存亡。”听到的人都十分感动敬佩。邵兴从神稷山率众前来,表示愿意接受他的节制,李彦仙任命他为统领河北忠义军马,驻屯在三门峡,后来正是依靠邵兴的力量收复了虢州。

守卫陕州

金将乌鲁撒拔再次前来进攻陕州,李彦仙全力防御,金人无计可施,只好撤兵而去。1128年,娄宿率领大军从蒲州、解州大举入侵,李彦仙在中条山设下伏兵,展开激战,金兵大败而逃,娄宿孤身逃脱。授予右武大夫、宁州观察使兼同、虢州制置使。李彦仙估计到金人必定会全力进攻,便派人到宣抚使张浚那里请求派遣i千骑兵,等到金兵再次进攻陕州时,便空城而出,渡过黄河,直趋晋、绛、并、汾诸州,直捣金军心腹重地,敌人必定回师救援,此时再从岚州、石州渡河,经郧州、延州返回陕州。张浚写信劝李彦仙坚壁清野,据险自保,等待机会再行动。彦仙不听。

1130年正月,娄宿率领叛将折可求再次前来,号称十万之众,将军队分为十队,从正月初一开始,每天轮流派一队人马攻城,随后再会聚全军一道进攻,预计要在一个月内攻克。李彦仙面对强敌,意气自如,宛如平时,登上谯门,歌舞伎乐,以迷惑敌人,暗中却将军队用绳子垂下城墙,将敌军的攻城器械放火烧毁,金军大为惊骇,慌忙撤退。但是很快城中开始缺粮,李彦仙便煮豆子充作军粮,自己却只喝豆汁。随后连豆子也吃完了,向张浚告急,张浚派人从小道送来金帛犒劳军队,并下令都统制曲端率领泾原军队前来救援。但是曲端历来嫉妒李彦仙的军功在己之上,根本没有出兵的意图。张浚的幕僚谢异对张浚说:“金人早晚之间就会攻下陕州,到那时就会占据黄河两岸,并且可以威胁四川I局势。”张浚于是亲自出兵,走到长安因为道路被截断无法前进,裨将邵隆、吕圆登、杨伯孙从外边率兵来增援,经过浴血奋战,突破层层重围,但是伤亡惨重,最终能够进城的军队非常少。

城破投河

李彦仙日日与金人交战,将士未曾解甲休息。娄宿十分佩服彦仙的军事才干,曾经派人前来劝降,答应他可以委任河南兵马元帅,李彦仙当即将使者斩首。此时弹尽粮绝,又派人来营前高呼:“只要投降,仍然委任原先答应的官爵。”李彦仙说:“我宁可做大宋之鬼,要你的富贵何用!”命令部下用强弩射击,一箭毙命。同时在城上设置钩索,每日钩取金兵,在城上乱刀剁死。敌我虽然伤亡相仿,但是守城士兵因缺乏兵员补充,伤亡日益严重,而金人却不断增兵,攻势越来越猛烈。1130年十二月,陕州城被攻破。李彦仙率众继续巷战,身上被射中的箭如同刺猬,左臂也几乎被刀砍断,但是战斗却更加勇猛。金人爱惜他的才能,发布重赏,想将他生擒,李彦仙换上破旧的衣服渡河,逃出重围,说:“我不甘心就这样死去。”随后听到金人纵兵屠城,说:“金人之所以一定要攻下这座城池才甘心,就是因为我坚守不肯投降,现在人民惨遭荼毒,我又有何面目活下去?”于是投河而死,时年三十六岁。金人将他的家人全部杀害,只有弟弟李夔、儿子李毅得以幸免。

追封

张浚代替朝廷追赠他为彰武军节度使,建庙商州,号忠烈庙。授予其子官职,赐予住宅一所,土地五顷。绍兴九年,宣抚使周聿请求在陕州为他立庙,庙号义烈。后来因为商州、陕州都割给金国,将他的庙迁移到阆州。乾道八年,将谥号改易为忠威。

记载书目

《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

李彦仙,字少严,初名孝忠,宁州彭原人,徙巩州。有大志,所交皆豪侠士。闲骑射。家极边,每出必阴察山川形势,或瞷敌人纵牧,取其善马以归。尝为种师中部曲,入云中,获首级,补校尉。靖康元年,金人犯境,郡县募兵勤王,遂率士应募,补承节郎。李纲宣抚两河,上书言纲不知兵,恐误国。书闻,下有司追捕,乃亡去,易名彦仙。以效用从河东军,谍金人还,复补校尉。

《辞海 中国古代史分册》

李彦仙,南宋将领。字少严,初名孝忠,宁福原(今甘肃镇原东)人。善骑射。靖康元年(1126年)从军抗金,以上至言事得罪,逃亡改名,再入军中。建炎二年(1128年)为石壕尉,招集散亡,收复陲坦,屹立于金军后方。次年冬,金禅篓宿率重兵围攻,他斩金使,严花诱宥。四年正月,因援兵不至,城陷,率众巷战,突围后愤恨投河而死。部将邵兴等南下,继续参加抗金斗争。

人物关系

人物影响

南宋初年,面对金军的铁蹄,宋各地守臣望风逃遁、举城迎降者比比皆是,但李彦仙在陕州的经守,却给了不可一世的金军以持久的打击,不仅对于阻滞西路金军攻势有很大作用,也极大提升了南宋军民的抗金信心。李彦仙所经守的陕州地处函谷关以东、黄河以南,是关中东面的门户之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无论是金军想从汴、洛西进关中,还是想从河东南下关中,都难以避开陕州。李彦仙在陕州的数年坚守,对西路完颜娄室率领的西路金军造成了巨大威胁,使得金军不敢轻易进入关中侵略,极大减轻了陕西宋军的军事压力,给陕西宣抚处置使张浚经营陕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建炎四年(1130年)春,金军攻下陕州后始敢向西,而“全陕没矣”。

同时,陕州的坚守提振了南宋的抗金士气,使南宋的君臣在一味奔逃中恢复了抗战的决心。建炎三年闰八月,身在建康的宋高宗闻金军将至,便与大臣商议避难之处。时任参知政事周望曰:“臣观翟兴、李彦仙辈以溃卒、群盗犹能与金兵对垒,拒守陕、洛。臣等备位宰执,若不能死战以守,异日何颜见彦仙辈?臣实耻之。”由此可见李彦仙经守陕州的激励作用,也正是因为南宋有李彦仙、赵立、岳飞、翟兴这样的抗金英雄,南宋才能在灭国的威胁下奋起反击,换得半壁江山。

人物轶事

迷惑敌军

李彦仙进军到清涧时,途中突遇金兵,部下都惊愕万分,十分惶恐,彦仙不慌不忙,令人傍着山插上旗帜,以迷惑敌军,然后缓缓占据一片柳林,解甲下马,从容自如。金人怀疑藏有伏兵,慌忙撤去,彦仙却又在险隘之处派兵掩袭,金兵惊慌之下,相互踩死的成堆。

设计破敌

李彦仙在攻打陕州时,利用金人攻占陕州后,任用投降官员镇守,让他们招集流亡人士一事,暗中派人混进陕州,金人毫无察觉。随后,李彦仙率兵攻打南城,夜中派兵逼近东北角,先前派去的战士作为内应,里应外合,鼓噪而入,一举收复陕州。

人物评价

彦仙身材颀长,脸也很长,表情严厉,凛然不可侵犯,以信义治理陕州,违反军令者地位再尊贵也不法外开恩。与部下同甘共苦,因此将士都乐于为他效命。胸怀筹划谋略,善于应变。(《白话精华二十四史 宋史 七》评)

李彦仙一生英武忠威,“有筹略,善应变,以信义治陕”,与士兵同甘共苦,不愧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甘肃历代名人传》评)

李彦仙一生英武,当时北宋已亡,关东陷落,只有陕州独存。李彦仙据守孤城达二年之久,大小二百战,使金兵无法长驱直入陕西省,为后来宋军集结二十万大军准备富平之战奠定了基础。(《群星荟萃 庆阳历代名人撷英》评)

李彦仙作为南宋初年的民族英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庆阳网 评)

参考资料

南宋抗金名将——李彦仙.庆阳网.2023-12-18

李彦仙.词典网.2024-04-08

《本纪第二十五高宗二》.ChineseTextProject.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