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翅鸟
《蓝翅鸟》为葛翠琳的长篇小说。故事以北方农村为背景,揭示了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的悲惨生活,她们的命运就像笼子中冲撞的蓝翅鸟。
内容介绍
作者同时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苦姑娘儿、宝根儿、黛子姑娘、小秃儿等一群天真淳朴、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在艰苦的生活中,他们仍然寻觅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故事、人物虽与现在相隔较远,但却是一段历史的写照。人物纯真质朴,情节亲切感人,是一本不错的青少年文学读本。
寂静的田野,一方方碧绿一块块金黄,蜿蜒的小河闪着银光,夕阳放射出绚丽的光焰,极目远望,就象彩色的大地毯上托着一颗耀眼的红宝石。落日在消失以前,把最动人的美留在大自然中。
白发苍苍的苏大夫,手里拿着一把刚采摘的野浆果菇娘,她凝望着黄昏的原野,慢慢地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沉浸在梦一般的回忆中……
“老奶奶大夫,快!到我家去。娘让我来请你呢!”
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梳两条细长的小辫儿,辫子上系着粉红纱的大蝴蝶结,她飞一样扑到苏大夫身上,快活地呼唤着,小手儿紧紧牵住苏大夫的衣襟儿,仿佛怕老大夫不肯跟她去似的。
老大夫笑着随小姑娘走进一座新漆过的黑大门,只见一排大北房,红瓦红墙,明亮的玻璃门玻璃窗,窗外是几尺宽的廊子,水泥柱子水泥地,廊前一架葡萄秧。院子里两棵石榴树,晚开的石榴花红似火,早结的大石榴咧开了嘴,露出了珍珠般的石榴籽。机井喷出清泉水,一位大嫂正在井前洗青菜,西红柿、嫩黄瓜、硬皮葱、韭菜、胡萝卜……大嫂一见苏大夫走进门来,忙站起身热情地招呼着:
“哎呀,可盼来了。多谢老大夫,治好了我孩子的病。这回可要在我家多住些天。”
小姑娘在廊下摆好了小板凳,小炕桌儿,苏大夫把手里的菇娘放在桌子上,小姑娘拿起一个锦灯笼,撕开薄薄的皮,里边是圆球形的浆果。
“老奶奶大夫,你摘了这么多的红姑娘儿?这野果子熟透了可甜呢!”
苏大夫从小姑娘手里接过锦灯笼的圆果球,放进嘴里嚼着,笑说:
“酸浆(原变种)儿,这可是好药材呀!前些天,你的嗓子化脓发高烧,不是打针治好了吗?用的那药水,就是这锦灯笼制成的。”
作者简介
葛翠琳,汉族。一九三〇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河北乐亭县,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系。一九四八年参加工作,曾在北京市文联、北京市作家协会任创作人员,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委、北京市政协委员,现离休。
一九四九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七九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散文《魂系何处》、《告别天安门》、《玫瑰的风骨》、《壮丽人生血与泪》等,童话《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幸运明星》、《鸟孩儿》、《翻跟头的小木偶》、《核桃山》等,诗歌《我们的小队长》,剧本集《小淘气的决心》。作品《魂系何处》获新中国四十五周年北京市文艺创作一等奖,纪念北京市文联成立五十周年文艺创作贡献奖,《无名》获北京市文联、《北京日报》评奖一等奖。童话《野葡萄》、《翻跟头的小木偶》、《会唱歌的画像》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多部(篇)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电视片《野葡萄》于一九八六年在慕尼黑电视节荣获青少年电视节目奖。
目录
疼在心上
离家
孤独的老人
她要一封信
绣花
弟弟永远睡了
训诫
盼望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