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本溪县第四中学

本溪县第四中学

本溪第四中学始建于一九五七年,原名本溪市第十中学,一九五八年校名改为本溪市第四中学。一九六零年,学校初评为“全国红旗校”,校党支部书记徐仲举出席了全国群英大会。“文革”之后,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五年是学校稳固发展时期,学校的各科教学走向深入,其中政治、生物、数学、语文等学科多次举行市级公开课教学,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毕业年级的升学率,均在全市名列前茅,在此期间,学校重建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基本概况

本溪满族自治县第四中学成立于1988年,位于小市镇闹市区且办学条件较差,县政府于2009年投资3000多万元在滨河东路建四中新校区。

新校区占地面积639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73.24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2029平方米,食堂1263.36平方米,学生公寓建筑面积为3167.36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1350名学生。

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学里发展很快的一所学校。

设施建设

学校设施全部达到省双高普九标准要求,建有理化生实验室6个、音乐舞蹈、美术教室各2个、图书室、图书阅览室个1个、多媒体教室32个、语音室1个、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各专用教室的使用率为100%。全校配有微机200余台;各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建成了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建设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师每办公室一台高配置微机,教学办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学生活动场地充足,生均占地面积51平方米,操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和体育器材。2011年,政府为了把四中建成全省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又增加投资300多万元对四中新校区进行改造。其中投资100万元进行楼前的校园文化广场的改建;140万元进行操场硬化;100万元对原部队营房进行改造,作为学校男生公寓。目前,学校有住宿生近500名。

办学特色

1.办学理念

每个孩子都有尊严;

每个孩子都可教导;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2.办学宗旨

学校要做到规范加特色;

教师要做到优秀加特点;

学生要做到合格加特长;

校园要做到花园加乐园。

我校还注重“三风”建设,即做到“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办学方向,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自信,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以质兴校,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本年度,无一例违法犯罪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推进了平安校园的创建。校本改革、课题研究,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热情,也培养了一批业务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和学科带头人。学校全面推行课程改革,从2011年开始,即以即墨区28中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为基础,以导学案为抓手,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灵活运用五步十环节的教学模式和导学案,许多教师业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德育管理上,我校实行了知行风貌管理方法,以抓习惯养成为突破口,创新了德育工作方法,培养了一批批“行雅言和,乐学善学”的学生团体。

四中学生歌:

四中学生,和谐共处。自强不息,虚怀若谷。

热爱祖国,心系集体。关爱他人,完善自己。

四中学生,奉礼为先。与人交谈,无礼不言。

诚实守信,热情开朗。表里如一,快乐成长。

四中学生,惜时如金。敏而好学,勇于创新。

专心致志,互帮互助。恩师指引,不断进步。

四中学生,从我做起。学习休息,科学管理。

自律自成,持之以恒。强身健体,放飞梦想。

师资队伍

学校共有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高级教师23人,中学一级教师64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县级15人,县级名师9名,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0%。

取得成绩

多年来,本溪县第四中学在县政府、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全县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多年中考,进入县高中公费人数稳居第二位,2012年中考,全县招特长生30名,其中我校考入11名,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2005年被评为省德育先进校,2006年被评为市卫生模范先进单位,2007年顺利地通过省“双高普九”验收,在这一年还被评为市绿色环保学校,2008年获得省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获得市法制教育先进校文明单位光荣称号,2010获得本溪市模范校园的光荣称号,2011年获得沈阳师范大学和长春师范学院颁发的优秀实习学校光荣称号,2012年获得省环保部门颁发的绿色环境友好学校称号等多项荣誉。

未来展望

我们的发展目标: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装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把学校办成省内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参考资料